朋友圈里的美容产品功效神奇、价格低廉,还带防伪码可随时查真伪,然而,消费者使用后不仅痘坑没淡、毛孔没缩小,美容产品还出现了生锈情况,找厂家维权却被拒绝。原来,这些美容产品都是贴牌的高仿产品。近日,江苏省灌南县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销售贴牌美容产品的吴某等3人提起公诉,同时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政部门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于假冒产品的防范意识。
2018年4月,吴某进入苏州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担任质量经理一职。2019年初,吴某得知公司因为搬迁要辞退一批老员工,便和质检员高某谋划通过生产仿制品赚钱。“如果有真品的防伪标和产品信息,就能以假乱真销售。徐某是公司仓库管理员,能拿到产品的防伪标以及新产品的信息和包装。”因此,二人决定拉徐某入伙。在吴某许诺10%干股的诱惑下,徐某答应了。
“我对公司产品的进货渠道、销售渠道以及生产工艺都很了解,我们决定生产一款微针美容仪。”据吴某供述,该产品只需要一个电动注射器、一个配套针管和配套美容针头,工艺简单易上手,且利润较高。2019年7月,吴某和高某利用从苏州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的产品设计图纸、模具,采购了原材料,经反复调试制作高仿微针美容仪。
2019年10月,吴某办理离职手续后,在苏州市吴中区租了一间厂房,用其姐夫的身份证注册成立了公司,吴某占股60%,负责采购、生产、包装及销售业务;高某占股30%,负责生产、部分销售及寄发;徐某占股10%,负责提供新产品的防伪标、产品信息及部分销售。就这样,吴某3人开始生产微针美容仪、微针针头等一系列高仿美容产品。
“我知道吴某提供的美容产品质量有问题,有的产品里面生锈了,有的产品上面的商标很模糊,一看就是假的。”据微商纪某(另案处理)供述,虽然明知道吴某提供的美容产品有问题,但是考虑到进货成本低以及利润空间高,纪某还是选择了知假售假。
2020年4月,由于当地对生产厂房的检查越来越频繁,吴某害怕事情败露,便将工厂搬到灌南县一处厂房内。2021年7月,灌南县公安局接到苏州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报案称,有消费者拿着贴牌的美容仪要求该公司售后处理。民警经初查后发现,该公司原职工吴某等人假冒公司产品对外销售。
2022年8月,该案被移送灌南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经查,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吴某伙同高某、徐某,在明知未取得苏州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先后在苏州市吴中区、灌南县租赁厂房生产假冒美容产品4489台,后经微商通过网络对外销售3108台,非法销售额达50余万元。今年2月,灌南县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吴某等3人提起公诉。
(卢志坚 左飞 孙鑫鑫)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上一篇:一个假发套牵出组织作弊团伙
下一篇:为骗子提供语音包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五十件典型案件(附全文)
4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第13230501号“三得利啤酒 新鲜直送 当日生产 冷藏配送及图”商标驳回复审案
申请人的主要理由:申请商标由“SUNTORY”、“三得利啤酒”、“Premiun”、“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图文要素组合而成。“SUNTORY”、 “三得利”是申请人商号及主打商标,其存在使得申请商标整体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可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申请商标中所含“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字样是基于客观事实而做出的如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