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借贷纠纷案,法院审理后判决刘某、杨某共同偿还债权人王某借款本金104万元及利息。
王某诉称,刘某是其朋友。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刘某多次以投资和资金周转为由从王某处借走104万元。经王某多次索要后,刘某才出具一张借条但是始终不偿还借款。后王某得知,刘某已经与前妻杨某协议离婚,将房子和车子等家庭重大财产均分给了前妻。为保障债权实现,王某起诉要求刘某和杨某共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刘某辩称,借款是自己的个人债务,与前妻杨某无关。借条中利息约定过高,要求予以调整。杨某辩称,刘某借款与自己无关,杨某的一张银行卡当时在刘某手里,借款等事项都是刘某自己操作,杨某对借款毫不知情,且二人已于2020年8月登记离婚。案涉债务属于刘某的个人债务,杨某不应偿还。
法院审理后认为,借条中案涉债务写明用于生意投资及资金周转。刘某使用杨某账户收款及转款等行为发生在刘某及杨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即使是刘某单方面借贷,也不足以证明杨某不知情或未在其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故不能否定此笔借款行为是经夫妻共同意思决定的事实。且杨某无证据证明其有其他固定收入来源。法院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宣判后,杨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现该判决已生效。(马跃然)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五十件典型案件(附全文)
4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第13230501号“三得利啤酒 新鲜直送 当日生产 冷藏配送及图”商标驳回复审案
申请人的主要理由:申请商标由“SUNTORY”、“三得利啤酒”、“Premiun”、“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图文要素组合而成。“SUNTORY”、 “三得利”是申请人商号及主打商标,其存在使得申请商标整体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可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申请商标中所含“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字样是基于客观事实而做出的如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