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散装酒灌装、包装成香型相近的高档品牌白酒招待客户,“90后”老板魏某涉罪获刑。近日,魏某被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魏某认罪服判不上诉,并在审理期间预缴了2万元罚金。
魏某从事工程机械租赁生意,因接待客户经常要用白酒。为降低生意经营中的接待成本,魏某经人介绍,于2019年10月结识了在湖北省汉川市某租赁处制造假飞天茅台酒的鲁某(另案处理)。“酒瓶是回收的飞天茅台空酒瓶,瓶盖、盒子及包装都是真的;酒液是茅台镇生产的普通散装酒;酒的香型与飞天茅台一样,都是酱香型,一般人分辨不出来……”魏某品鉴鲁某带来的假飞天茅台样酒后,果然难分真假,当即以每瓶300元的价格,向鲁某订购了5件(30瓶)高仿飞天茅台酒。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2020年初,魏某与鲁某达成合作协议:魏某购买原材料,鲁某帮忙加工,只收加工费。按照合作协议,魏某以50元一斤的价格从贵州茅台镇网购了80斤散装酒,同时在鲁某的介绍下网购了飞天茅台酒空酒瓶、红盖子等原材料,并开车将原材料运到汉川交与鲁某灌装、包装。同年4月至6月,魏某两次让鲁某为其灌装、包装了假冒的飞天茅台酒共14件(每件6瓶),以500元每件的价格支付加工费7000元。同年7月,魏某再次将原材料送往鲁某的制假窝点灌装、包装飞天茅台酒。因鲁某制假窝点被捣毁,鲁某等7名涉案人员被抓获,魏某逃离汉川时将自己的手机、假冒茅台酒的部件、散装酒等丢到路边河中。
2020年8月,魏某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汉川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汉川市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不足,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魏某被取保候审。
针对魏某“组装”高档品牌白酒系招待客户或自用,没有经营也没有获利,承办检察官建议调整侦查方向,围绕假冒注册商标罪继续搜集相关证据。2021年7月,汉川市公安局将魏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案移送汉川市检察院审查起诉。这件假冒注册商标案属于知识产权类案件,而知识产权类案件按相关案件管辖规定应由市州检察院审查起诉,随后,该案被转至孝感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2021年11月,孝感市检察院以魏某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庭审中,公诉机关认为魏某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应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根据魏某自愿认罪认罚,提出一年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议。近日,孝感市中级法院以魏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作出上述判决。
蒋长顺 陆成雄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给盗墓团伙选址指路也是违法
王飞诉洋河酒厂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因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被判败诉案
王飞诉洋河酒厂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因现有技术抗辩成立被判败诉案(2013)参阅案例59号 【裁判摘要】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告主张被诉侵权产...石某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依法惩治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腐败犯罪
被告人石某玉系某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网络公司)工作人员,负责产品设计、客户需求挖掘、合作方案推进等工作。2014至2019年,石某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引入乙公司与某网络公司合作开展虚拟币奖励业务,非法收受乙公司给予的财物共计608万元。某养殖合作社、张某伦污染环境案——依法严格追究偷排养殖污水污染环境犯罪,司法助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某养殖合作社在生猪养殖期间未有效运行污染处理设施,在法定代表人张某伦的许可和安排下,通过私挖粪污储存池、私设管道的方式,利用养猪场附近的喀斯特地形,多次直接排放未经处理且严重超标的养殖粪水,排放的养殖粪水通过溶洞、渗坑,流入地下水系,三次污染饮用水水源,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数月。某石油公司、某甲保险公司与海南某船务公司、某乙保险公司船舶触碰损害责任纠纷案
2020年5月17日,海南某船务公司光租的“仁某”轮在辽宁锦州港附近水域锚泊过程中发生走锚事故,进入海底管缆保护区,船锚与某石油公司的海底天然气管线发生持续触碰,导致管道损坏。未经许可AI化使用他人声音,应承担人格权侵权责任——殷某某诉甲公司、乙公司等人格权纠纷案
殷某某曾为甲公司录制录音制品。甲公司将该录音制品的音频提供给乙公司使用。乙公司以该音频为素材进行AI化处理后形成软件产品,该产品使任意文字内容都可以以殷某某的声音展现出来。乙公司将该产品对外出售。丙公司购买该软件产品后,又包装成自有软件产品提供给用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