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严保护’背景下,企业全球专利攻防策略”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司法界、企业以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代表围绕“严保护”背景下的专利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维权策略、专利无效攻防策略、美国337调查的应诉技巧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大多表示,从被动保护、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到如今的主动保护,目前我国已形成知识产权“严保护”的共识,这符合中国发展及阶段化保护需求的实际。
本次会议由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下称华进)主办。专利侵权案件高额赔偿不断出现,正是知识产权“严保护”的表现之一。华进高级合伙人曾旻辉律师介绍,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例,其2017年发明专利侵权案件平均赔偿额为60万元,2018年1月至11月,其审结的专利侵权案件中,判赔额为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有111件,1000万元以上的有10件。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副巡视员宋健认为,随着赔偿额度的大幅提升,司法审判中对于侵权判定会更加严格。但是,严格保护不是盲目提高赔偿额,而应根据法律和事实证据进行精细化裁判,通过加强对当事人赔偿举证的引导,善于从证明责任和诉讼程序角度,从制度上解决赔偿难、赔偿低的问题。
“严保护”之下, 使得专利诉讼标的额大增、对抗性加强,也让高质量专利的作用凸显。曾旻辉认为,高质量专利涉及技术本身的质量、专利文件的撰写质量、审查过程中答辩的质量和专利布局的质量等。他建议企业应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产品的研发质量,为布局高价值专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可以委托专业代理人,提高申请文件撰写质量。(刘仁)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专利无效程序中如何构建证据链
下一篇:微软新技术:改进打字体验
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 深圳专利律师 专利诉讼代理 专利侵权代理
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 上海专利敲诈勒索案二审宣判。2021年10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认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法治引擎” ——写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通过之际
原标题:驱动创新发展的“法治引擎” 法者,治之端也。10月1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专利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