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者·正青春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前不久,在海南省琼海市人民法院公众开放日现场,法官覃茂圣以“教你学反诈,幸福千万家”为主题,以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及防范为主要内容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2014年,刚满23岁的覃茂圣进入琼海法院工作,历任刑事审判庭书记员、法官助理,今年4月18日被任命为审判员。
“在我看来,当法官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8年来,覃茂圣始终奋战在审判一线,是默默无闻的“政法后辈”,也是远近闻名的“拼命三郎”,始终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昂扬奋进,用奋斗书写青春的华章,先后荣获海南省优秀书记员、海南省优秀法官助理、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从助理到员额法官
在覃茂圣还没有成为员额法官前,作为法官助理的他,在平时工作中就坚持以法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之余,我会时常翻阅已生效的案件,就不懂的问题或有疑问之处向法官们请教,从中学习前辈们丰富的审判经验,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覃茂圣说,在法官就案件争议焦点展开讨论时,他总会提出自己对案件的见解。
在2017年审理的被告人何某运输毒品一案中,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何某犯贩卖、运输毒品罪,而被告人何某辩解为非法持有毒品罪,不仅控辩双方所持意见相差悬殊,控方指控罪名也不尽准确。
覃茂圣在查阅案卷、研判案情、结合证据分析后认为,当前证据虽无法证实被告人何某具有贩毒故意,但被告人从外市县购买毒品206.69克携带回琼海市,查获的毒品数量明显大于一个吸毒人员正常的吸食量,故定性为运输毒品罪更为适宜。合议庭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以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十五年。
“我致力于将坏人绳之以法,也追求帮助他人迷途知返,所有这些成就感细碎但踏实,像黑暗中的微光汇聚成暖阳,让人感觉很值得。”覃茂圣说。
4月18日,覃茂圣被任命为审判员,实现了从一名书记员、法官助理到一名员额法官的华丽转身,进入职业生涯新阶段。
工作中追求极致
在琼海市法院,覃茂圣的办公室总是最晚熄灯的。作为院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8年里,覃茂圣一直在刑庭工作,从书记员到法官助理再到员额法官,岗位职责在变,不变的是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
工作中,他容不得一丁点瑕疵:哪怕上百页的裁判文书,他也会一字一句校对,直至确定无误;哪怕以千万元计量的犯罪数额,他也会一遍一遍核实,直至确定无异;哪怕数十上百名的被害人,他也会一个一个对接,直至确定无漏……
难能可贵的是,即便案卷累如人高、即便案情错综复杂、即便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他都不会忙中出错。工作8年来,他参与收案工作500余次,参与案件庭审记录580件,校对裁判文书2513份,参与罚金、附带民事赔偿款等涉案财产收执工作240余次,报送实刑、缓刑、财产刑等执行材料4400余份。
凭借这样的工作态度,他参与办理了王某才等10人聚众斗殴、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案,黄某贵等13人恶势力犯罪集团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故意伤害案,林某信等20人组织考试作弊案等多起恶势力案件、毒品犯罪案件、职务犯罪案件、重大网络诈骗案件等重大犯罪案件。
传承父辈的精神
覃茂圣的父亲早年是一名优秀的公安民警,在枪林弹雨中抓过逃犯、在刀枪棍棒里护过百姓,胸前荣誉不少,初心始终未变。父亲像一座巍峨的高山,深刻影响了覃茂圣的人生抉择。从事法律职业,传承父辈精神,成为他从小就埋在心里的种子。
于是,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法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本有机会留在北京工作,但还是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光荣的政法干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改革大潮中,两代政法干警正在完成一场时代的接力。
经过几年锤炼,覃茂圣成为琼海市百名优秀青年干部人选,也是琼海市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成立的政法英模报告团成员之一,还是琼海市教育局聘请的兼职法治副校长,曾主持全市“优青班”“硕博班”等多项活动。
在为琼海市嘉积中学、潭门中学、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的学生作法治宣讲时,覃茂圣又化身为学生们的“知心大哥”,为他们答疑解惑。作为琼海市人民法院青委会组织委员,覃茂圣还多次参与组织文体活动、普法宣传,增强法院队伍的凝聚力。
覃茂圣十分清楚,他身上的“光”并不耀眼,但他坚信,只要这束渐渐明亮的微光能够照亮严厉打击犯罪之路、能够帮助群众弥补因犯罪所遭受的损害、能够挽救迷途知返的罪犯、能够为社会安宁付出绵薄之力,多累他都愿意继续坚持下去,只为无愧于胸前庄严的法徽。
今年1月,覃茂圣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称号。5月,他荣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是全省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驴友”探险被困,救援费要不要付下?专家:有偿救援制度配套必要的行政处罚
本报记者 赵丽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近日,两位“驴友”在北京怀柔爬野长城被困,救援人员深夜寻找助其脱困。此事发生后,不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