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_湾区律师网

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2022-07-26 21:22:33  浏览:1404  来源:法制网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思思、陈爱平、周闻韬随着...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密室逃脱、剧本杀加强监管 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思思、陈爱平、周闻韬

随着暑期到来,作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娱乐休闲消费趋火。与此同时,消防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也不断引发关注。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强化密室逃脱、剧本杀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的监管,让人拍手叫好。

沉浸式、实景式娱乐市场规模激增,消费不良后果不断出现

沉浸式、实景式娱乐市场规模激增,消费不良后果不断出现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在北京、广西、重庆等地走访发现,密室逃脱、剧本杀多开在人流密集的商圈,收费每人每次上百元乃至数百元不等。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包含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形态的沉浸式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全国已有3万家左右,其中实景娱乐经营场所5000家左右,且已经发展出完善的产业IP,市场规模已超百亿元。

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不断出现消费纠纷。上海市消保委此前通报指出,2021年受理文化娱乐投诉5207件,同比增长1.2倍。其中提到,密室体验店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呈现出规则告知不清、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售后服务如退费纠纷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记者在黑猫投诉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密室逃脱的投诉主要集中在设施存安全风险、内容过于惊悚、消费退款难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密室会要求顾客在游玩前签署“免责声明”,其中部分店家会声明,对游玩过程中因玩家恐慌过度而造成的损失概不负责。但这种做法并未减少消费纠纷。

在重庆市江北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玩家刘某与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受到惊吓不慎受伤,后将经营者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有义务向原告提供服务及必要的安全保障;同时,原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曾在“入场须知”上签名,也应尽到自身安全注意义务。最终,法院判决原告与被告均需承担责任,被告赔偿原告10万多元。

设计较为复杂的密室逃脱场景。中娱协供图

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反映,有关密室逃脱问题的投诉中,部分商家虽然在游戏主题下注有适宜年龄段,但在实际中遇到玩家年龄与游戏设定不符时,出于趋利动机,并未进行提醒与劝阻;而且对于一些恐怖、惊悚的主题游戏,事前风险提示告知较为简单、随意。

以剧本为核心的剧本杀,也存在部分剧本主题恐怖、内容暴力血腥等问题。一些剧本甚至把血腥恐怖当作营销卖点。

加强消防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

不断出现的消费不良后果背后,暴露出行业无序扩张带来的消防、未成年人保护问题。这些在此次五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得到进一步明确。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指出,密室逃脱类场所常见火灾风险主要包括起火风险、人员安全疏散风险和火灾蔓延扩大风险。重庆市渝北区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消防监督员张烨玄说,检查中密室逃脱场所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较为普遍。

“为营造氛围,室内灯光都弄得比较昏暗,过道也很狭小。有时候玩的人多,跑动起来就挤在一起了。”桂林的密室玩家唐运说,密室设计普遍存在疏散通道狭窄、缺少独立安全逃生出口、使用可燃性装修材料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每一处“机关”都可能成为阻碍逃生的障碍。

五部门的通知明确指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火灾风险自知、自查、自改,此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设在居民楼内、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等地。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通知要求,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并明确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剧本娱乐活动。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未成年人喜欢玩恐怖类密室、剧本杀的比例更高,且呈现年龄越低喜爱程度越高的特征。但是,未成年人心理发育不够健全,对恐怖、暴力、血腥等刺激性的声音、画面、细节等抗压能力更弱,且对不适合、不健康产品缺乏鉴别力和自制力。

通过关键词搜索,“黄暴”曾经是部分主题密室的宣传噱头,部分商家在内容上一味追求惊险、血腥、暴力、色情,这也成为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直接风险点。

针对相关问题,通知要求严格内容管理,坚持正确导向,鼓励场所使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剧本脚本。在划出内容红线的同时,强化主体责任,要求建立内容自审制度。

北京一家剧本杀娱乐场所,玩家们在读本。中娱协供图

监管强调“底线”思维

7月14日,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联合剧本杀、密室行业代表商家共同发起“沉浸式剧本娱乐行业规范经营倡议书”,从剧本内容正确导向、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做出行业表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和纠正产业已经出现种种乱象的前提下,相关规定在如何进行“底线管理”上下足功夫。

五部门的通知明确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登记为“剧本娱乐活动”。经营场所地址以及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名称、作者、简介、适龄范围等信息实行告知性备案。备案制管理与今年以来国内很多省份如上海、天津、辽宁等地陆续出台的管理规定不谋而合。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明说,行业不能把监管责任完全推给主管部门,应该通过调整,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相结合的三级调节机制,引导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五部门的通知设置了政策过渡期,引导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利用一年的政策过渡期,开展自查自纠、实现合规化经营。对于密室逃脱这样的新型业态而言,一项政策真正落地实施最后成为行业标准,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沉淀。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