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四德工程”激发社会治理德治活力_湾区律师网

湖南株洲:“四德工程”激发社会治理德治活力

2022-08-08 20:00:31  浏览:1268  来源:法治网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 本报记者 鲍静 阮占江湖南省株洲市自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以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医...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

□ 本报记者 鲍静 阮占江

湖南省株洲市自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以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医疗卫生、教育教学、人居环境、道路交通四大民生领域为着力点,以“惩”明德,引领医疗领域新风尚;以“评”树德,促推教育领域新气象;以“规”立德,优化人居领域新生态;以“礼”促德,规范交通领域新秩序,开展“德润人心”整治行动,纾怨气、促和气、扬正气,让市域平安稳定建立在更高道德水准之上。

以“惩”明德

株洲市针对个别医疗工作者收红包拿回扣、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等12类失德行为,对涉事医生一律暂停执业资格、科室主任一律停职、涉事医院一律向社会书面检讨,严惩一切失德行为,在医疗卫生系统形成不能拿、不能做、不能腐的良好医德氛围。

建立医疗卫生系统道德征信积分体系,作为职称评定、晋级晋升、人才流动的前置评价标准,让失德败德人员受到实质性约束。去年,全市卫健系统干部交流调整工作期间,共出具限制性道德征信报告237份,大大提升了卫健系统工作人员道德征信信誉指数。

以“评”树德

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但个别教师违背初心、失德失范,收受家长红包礼品等,导致出现涉校涉教矛盾风险。为此,株洲市畅通投诉测评渠道,在全市1743所幼儿园、中小学设立师德师风投诉信箱,梳理举报投诉信,以群众评价逆向培育师德师风。去年,全市中小学因教师行为不当引发的矛盾纠纷同比下降77%。

此外,株洲市建立榜单“考评”制度,设立“师德师风榜单”,每学期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综合考评排名,对榜单排序后5名的教师在教育系统进行通报警示。

以“规”立德

针对个别居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生活陋习,影响公共人居环境、产生邻里纠纷的问题,株洲市主动晒陋习、破沉疴,搭建“美丽家园我监督、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网络曝光平台,发动广大市民和志愿者,主动将身边影响小区环境、村容村貌等不文明行为拍摄并上传到曝光平台,通过舆论压力,进一步破除生产生活沉疴陋习。

株洲市引领新风尚立新规,出台《株洲市文明公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潜移默化引导村(居)民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产生。

以“礼”促德

在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的“汽车时代”,路怒症、强行加塞、行人闯红灯等不道德、不礼貌现象日益凸显。株洲市通过正面引导推动文明出行,组织民警、志愿者、乡镇“两站两员”等力量,深入小区、校区、园区提醒和劝导交通不文明行为。组建交通安全宣讲团,开展“大手拉小手”面对面宣讲300余场,引导交通参与者宽容礼让。

拓宽车流较大、交通拥堵路段,增设彩色斑马线、人行天桥,株洲市通过改进服务助力和谐交通,警保联动推动轻事故车辆“快处快撤”,在优化交通服务过程中引导大众讲公德。近几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连年下降,道路通行率、日间平均车速分别提升22.1%、14.6%。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