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力量多方联动。教育部指导各地各高校统筹推进,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业育人、强化培养使用、优化服务保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加大政策力度,拓展就业空间
中央基层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人社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招录工作。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名;“特岗计划”全国招聘6.7万名;“西部计划”招募3.67万人。重点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区倾斜,更好服务乡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各地各高校加大政策挖潜力度,为毕业生拓展就业空间。宁夏实施城乡社区、学前教师、乡村医生、司法辅助等基层服务专项计划,共招聘2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三支一扶”计划由3000个增加到4100个;“西部计划”由380个增加到640个。
深化就业育人,激发报国热情
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教育部面向2022届毕业生推出《基层就业、成就梦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等“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42期,累计观看人次达1.2亿。在“就业促进周”期间,组织推动各地和高校开展基层主题宣传4824场。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发布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公告,宣讲基层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拼搏奉献。
各地各高校加强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积极到基层建功立业。
强化培养使用,助力成长成才
6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继续实施“三支一扶”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计划,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培训8000人次,其中乡村振兴主题培训5000人次。要求各地认真落实专项培训计划,健全全服务周期的培训制度,强化岗位锻炼,为“三支一扶”人员锻炼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需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岗前能力培训。
优化服务保障,推动聚才兴业
下得去、干得好,还要留得住。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优惠政策,指导各地各高校健全、优化服务保障,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的热情。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落实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强调各地要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服务领域创业的,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相关提供社区服务的机构给予必要的场地支持。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法治绘就杭州幸福底色
下一篇:科技赋能破壁垒促融合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e法耀陇原|庆阳:法治护航数字经济 黄土大塬崛起“中国算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王卫科 宋芳科 程健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活动期间,“e法助企”宣讲在庆阳如期举行,三位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