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正式施行,公安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黑土地保护法,准确把握立法精神,用足用好法律武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保护犯罪,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据了解,黑土地保护法所称黑土地,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四省区)的相关区域范围内具有黑色或者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的耕地。通知指出,黑土地是优质稀缺的耕地资源,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根基。制定实施黑土地保护法,对于完善黑土地保护体制机制、保护黑土地优良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四省区公安机关食药侦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黑土地保护法,从造福子孙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认识、强化担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昆仑2022”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保护犯罪,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知要求,要深入理解和把握黑土地保护法关于各类破坏黑土地保护行为的法律责任内涵,认真总结破坏黑土地保护犯罪规律特点,紧盯犯罪动向,深度研判经营,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打私挖、滥挖黑土,非法占用、污染黑土地等犯罪,依法严打黑土地保护范围周边滥伐盗伐农田防护林、非法开采泥炭资源、污染环境、非法占用林地草原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全力保护黑土地及其周边生态环境。
通知强调,要强化行刑衔接,积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完善黑土地保护法配套规定,推动解决检验鉴定等难点问题,为刑事打击提供支撑。要强化司法协同,主动联系检法机关研商解决黑土地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规格等问题,准确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推动达成司法共识、形成打击合力。要加强普法宣传,在对破坏黑土地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犯罪高发区、新发地、特定人群开展针对性普法基础上,积极收集梳理一批破坏黑土地保护犯罪典型案件予以公开发布,以案示警、以案释法,不断提升全社会黑土地保护意识,积极营造黑土地保护浓厚氛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