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建立协调机制——
保障老年劳动者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顾 春
“被拖欠的工资要回后,现在感觉干活有劲得很!” 浙江省诸暨市一名普通保洁员王萍,近日刚经历了一次特殊纠纷——
诸暨市牛皋社区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清运工作承包给一家保洁公司负责,保洁公司聘请了王萍等13名社区居民工作。合同履行中,公司认为保洁员工作不达标,不愿结清最后两个月的6万余元工资;保洁员向社区申诉,社区便扣下了应支付给保洁公司的承包费及履约保证金共7万余元。三方形成了一个连环结,问题长时间不能得到解决。当地检察机关介入后,组织了一场调解,邀请辖区省、市两名人大代表参与,调解员从该案事实、法律关系、合同签订漏洞等方面进行耐心说理,最终三方签订和解协议,保洁公司支付了剩余的全部工资,社区也将扣留款项退回。
“近年来,从事后勤保洁工作的老年劳动者越来越多,相关纠纷也日益增加。如何保护他们的权益,各部门联手解决最有效。”杭州律师协会副会长黄伟源说。
随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临近,老年劳动者越来越多,怎么为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驾护航?诸暨发挥检察机关民事检察支持起诉的职能优势,将老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的案件纳入重点监督范围,检察机关与人社局共同建立追索劳动报酬协作配合工作机制,针对老年劳动者,对人社局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案、司法局未能达成调解的劳动报酬纠纷案、矛盾调解中心讨薪类信访登记数据等重点筛选,联系当事人,询问是否有起诉意愿、是否申请法律援助,依法支持起诉。
目前第一批调取2021年以来相关部门不予受理的劳动仲裁案件中,就发现16起涉老年劳动者案件。
当地一家化妆品公司法人因犯罪被抓,名下资产均被追缴或没收。公司从事清洁、门卫等工作的27名老年劳动者无法拿到劳动报酬,共计20余万元。检察机关引导他们申请民事支持起诉,根据相关案件判决及有关规定,27人的劳动报酬可以优先从案件追缴款项及相应财产中支付。考虑到执行追缴财产拍卖程序复杂、周期长,还有可能赢了诉讼,却依然无法及时拿到劳动报酬,最终由检察机关向诸暨市委政法委提交诉前综合协调请示报告,以诉前综合协调的方式优先支付其劳动报酬,由公安机关先行垫付20余万元劳动报酬款项,让27名老年劳动者满意而归。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