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22年广西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办,发布会介绍广西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开展情况。
据悉,广西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主要在组织领导力度、重大案件进展、“打伞破网”成效、重点行业整治、斗争机制保障、法治宣传水平等方面展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扫黑除恶工作,深刻领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常态化要求,强化常态化支撑,加强常态化领导,全面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自治区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着力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格局。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组长何文浩同志牵头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行业领域整治推进会等会议,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常态化扫黑除恶重大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自治区扫黑办紧盯全国及自治区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4件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高效推进案件办理。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包案指导推动桂林市文某某案、来宾市刘某案、柳州市刘某某案等重点案件办理。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做好扫黑除恶“后半篇文章”,推动全国教整办挂牌攻坚案件在追捕逃犯、纠正案件、“打伞破网”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公安机关侦破玉林市朱某某等人涉黑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9人,查扣涉案资产4亿余元。
常态化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成效显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深挖彻查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一案三查”“两个一律”等工作机制,共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6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8人,移送检察机关9人。防范“村霸”等黑恶势力破坏村务管理,今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一批“村霸”“乡痞”等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通报曝光典型案例,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常态化扫黑除恶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整治。以严厉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为抓手,以突出问题整治为突破口,接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整治,行业部门依法履行有组织犯罪预防机制日益健全,行业领域秩序明显好转。历时一年的自然资源、信息网络、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行业领域整治成效通过评估验收。
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机制保障。行业主管部门与政法机关密切协作配合,自治区高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厅、自然资源厅、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协同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监管执法工作的意见》等规定,有效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形成常治长效、齐抓共管格局。行业主管部门聚焦职责职能,排查前端治理问题,加强过程监管,织密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领域黑恶问题。
提升常态化扫黑除恶法治宣传水平。各地各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充分运用新媒体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累计发布扫黑除恶宣传报道稿件1200余篇(条),新媒体阅读量超5000万人次,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通讯员 蔡文嵘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仕兴)
[ 责编:董大正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任梦岩俞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商品遇到质量...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为集中体现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