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普法办围绕“法治西藏”建设总目标,以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为导向,以建设推广“法治西藏”新媒体普法矩阵为抓手,聚焦热点难点法律问题,挖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推动新媒体普法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连续获评中央政法委第三届、第四届“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奏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以打造自治区政法网络新媒体第一方阵排头兵为目标,以“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及时跟踪报道重大活动、热点事件、立法动态和典型案例,确保新媒体宣传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权威发声。把握好网上舆论宣传引导的时、度、效,以“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为龙头,统筹带动7个地市建立新媒体普法团队,紧密关注时事动态,对法治建设工作重大部署和重要成果进行全方位宣传和展示;围绕疫情防控、重大民生项目和热点关注案事件,第一时间推送和传播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月均阅读量突破700万次,在自治区政务类新媒体排名中稳居前三名,政法类新媒体排名第一。
突出本地特色。发挥新媒体影响力更大、服务群众互动性更强的优势,分析“法治西藏”微信公众号粉丝群体阅读习惯大数据,通过信息发布、智能咨询、活动推广等多种手段,培育一批固定粉丝群体,着力打造法治讯息重要集散地;公众号阅读量达2200余万人次,头条号阅读量达300余万人次,企鹅号阅读量达260余万人次。同时,结合新媒体发展“视频化”趋势,采取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和发布一批特色鲜明的汉藏双语法治动漫短视频,服务基层群众日常生产生活。
坚持普法为民。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策划线上法律知识有奖问答、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网络投票、“我与宪法合影”“学僧洛桑的一天”等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效果好的线上普法活动,带头创作宪法朗读、歌曲、短视频等新媒体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积极探索“互联网+普法宣传”模式,建成“西藏自治区智慧移动普法”平台,集在线咨询、文书生成、业务办理、学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克服了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紧缺等难题,成为群众身边7×24小时“随行法律顾问”,已为69万余名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并入选“政法智能化建设十大创新案例”。
拓展宣传阵地。在学习强国App“西藏学习平台”和“西藏日报”App开设“法治宣传”专栏,开通“法治西藏”官方视频号,突出重点内容和重点对象,讲好西藏故事。建成“学法风暴”线上学法考法平台,定期组织线上法律知识考试,每年有60余万人次参与,实现了网络学法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本文由西藏自治区司法厅提供)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职业打假人“杠上”直播带货主播
下一篇:杭州警方破获特大跨境网络赌球案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