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蒋中呈 摄
□ 本报驻俄罗斯 韩国 斯里兰卡记者 张春友 王刚 陈润泽
地缘冲突、单边主义暗涌、疫情延宕,让2022年的世界充满颠簸动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胸怀天下,勇毅前行,应变局、解困局、创新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期待2023年成为恢复和平之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新年讲话中许下愿望。过去一年,中国万众一心、收获巨大成就,也为全球发展注入信心。新的一年,万象更新,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以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作出新贡献。
为更多国家实现发展提供启迪
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际社会高频热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更多认同,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有了更多期盼。
韩联社的文章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非常明确的口吻,点明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不仅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评论说,中国式现代化某种意义上是解读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最新窗口。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阿德希尔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在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印度《新德里时报》等媒体还指出,作为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的蓝图,中共二十大报告字里行间渗透出开放二字,让全球看到了一个坚持开放反对封闭、坚持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的中国。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利好中国经济发展,也将为低迷中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力,稳定经济全球化大局。
“中共二十大不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也对国际社会意义非凡。”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等俄罗斯主流媒体认为,中共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布局谋篇,为其他追求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样图。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样态,为中国乃至世界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道路”“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更多国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借鉴启迪。新的一年,世界瞩目,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共赢发展,做全球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同各国一起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过去的一年,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用自己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在万众期待中,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2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如期举办。本届进博会共有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其中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280家,回头率近90%。大量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秀的最新产品,五彩斑斓地呈现在上海进博会上。
展现全球创意,集结各国精品,已经举办五届的上海进博会,逐渐成长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注入新鲜而强劲的“血液”。
第五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不少全球展商就已提前“锁定”第六届进博会的参展展位。进博会的签约火爆再次印证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广迎四海宾客,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展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诚意与担当。
俄新社称,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新发展将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法国知名汉学家高大伟曾说:“开放不仅让中国了解世界,也是中国影响世界的过程。”随着体量更大、分量更重,中国以更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对话与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并为此向世界贡献了“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一系列公共产品。
2023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将迈进第十个年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举办。
新的一年,世界期待,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命运与共推动构建更美好世界
2022年,中国继续担任《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主席国,努力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引领生物多样性保护走上恢复之路。
从《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武汉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取得诸多积极成果,《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展现了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决心。作为多边主义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坚定推动者,中国的积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有报道指出,在中国作为主席国背景下通过了“框架”,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增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及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负责任的大国态度。“框架”的通过再次强调了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也彰显了中国一贯秉持的应对全球问题应团结一致的原则。
“坚持对话合作、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时代强音。”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表示,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展现出促进全球合作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合作共赢和多边主义,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为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中研究中心主任埃万德罗·卡瓦略强调,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推动共建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
法国巴黎法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利亚齐德·本哈米指出,过去一年,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当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世界期待中国在和平、发展、创新等重要议题上作出新的贡献。
新的一年,世界相信,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汇聚强大合力,促进世界共同繁荣进步。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造谣传谣“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4人被依法查处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通报,工作发现,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印发 二十四项举措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
本报记者 刘欣 江河哺育生命、支撑发展、承载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江河保护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升,...云南明确导游被吊证处罚后不得再申证,严查恶意尾随、“包厢式”推销商品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剑指“不合理低价游”,“一对一”恶意尾随、“包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