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学生胡某宇事件”持续引发网民关注,网上相关谣言不断发酵,严重误导公众判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对此,网信部门督促网站平台认真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严厉打击网上借机造谣传谣以及恶意营销炒作行为。抖音、腾讯、微博、快手、百度、哔哩哔哩、小红书等重点网站平台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894个,坚决遏制无底线造谣炒作的势头,切实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编造离奇失踪原因。事件发生以来,一些网络账号无端猜测胡某宇失踪原因,肆意编造网络谣言,引发群众恐慌,挑唆对立情绪。有些故意捏造胡某宇为特殊血型,如百度账号“daring18425”称“学校方面购入了大量的手术器材,小胡同学因为拥有熊猫血被拿去做研究了”。有些通过细节描述编造胡某宇被害的谣言信息,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煽动性,如微博账号“7812608894”发布“肯定是胡某宇被人骗到山上,然后杀人犯趁其不注意从背后用绳索套住脖子活活勒死,再挂在树上伪装成自杀”的帖文。有些恶意猜测胡某宇器官被移植买卖,如抖音账号“hjd1475”发布“医生发声暗示胡某宇被转移做器官移植”的音频。此外,快手“中国高级鉴定师。”、微信“小黄聊娱乐”、微博“开心芒果肉”等账号还炮制了所谓“该学校已有多名学生失踪”“胡某宇已被化学老师用药水化掉”的谣言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2.杜撰事件调查进展情况。在公安机关搜寻过程中,一些网络账号利用公众对事件进展高度关注的心理,通过捏造所谓“胡某宇事件最新消息”,吸引眼球、带偏节奏,误导认知判断。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微信公众号“百草遇春风”发布“胡某宇最新消息,汽车被埋,后山发现实验室地下通道”。抖音账号“李作鹏自媒体”发布“国内顶级神探李昌钰已介入胡某宇案件”的视频。快手账号“东北黑豹正能量”发布所谓“胡某宇找到了,器官不全,哪里去了”的视频。微信“TT聊聊八卦”、快手“老梁精彩影视”、微博“上院散人”等账号还编造了“学校化粪池发现碎骨”“学校二楼发现白布裹尸”“学校的后山坡树林中搜寻到血衣”的言论。这些网上谣言信息毫无事实根据,意图扰乱人心,不仅不利于事件调查,还造成极大干扰,性质十分恶劣。
3.假冒事件相关人员身份。一些网络账号通过多种方式冒充事件相关人员,借机大肆传播虚假信息。其中,百度账号“ilusions”在网上求救,声称自己为胡某宇本人,目前已被绑架和囚禁。抖音“ssyg800”“96222866030”等账号将自己的个性签名改为“胡某宇姐”“胡某宇表姐夫”,冒充当事人亲属身份。快手“胡某宇的舅舅”“胡某宇哥哥”“胡某宇爸爸”等账号通过新设用户头像、更改用户昵称等方式,多次发布虚假视频。还有个别账号冒充学校化学老师,发布威胁家属私了的视频。
4.无底线蹭炒事件热点。部分网络账号故意搭蹭事件热点,恶意营销炒作,误导网民。比较突出的是,快手“泪水逆流”“大陆人998”等账号将“胡某宇事件”与其他事件无端关联、大肆炒作,渲染负面情绪。抖音账号“宇哥看世界”、小红书账号“63E20”批量剪辑发布当事人及其家属过往图片、音视频信息,炒作所谓亲友爆料线索。抖音账号“一谷老师”通过迷信方式臆测胡某宇人身安全状况,借机谋取不当利益。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胡某宇事件发生后,广大网民十分关注事件进展和调查情况,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在网上无底线编造谣言,干扰舆论走向,不但挑战了社会基本道德底线,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于此类信息和账号,网信部门绝不姑息纵容,将持续予以打击。同时,也呼吁广大网民提升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参与监督举报,主动提供相关线索,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责编:袁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