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家梁
□ 本报实习生 胡特旗
□ 本报通讯员 姚泽州
近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翁奇村村口,韦某夫妇发生感情纠纷,引得两家30余人聚集,现场事态愈演愈烈。关键时刻,警笛声响起,独山县公安局影山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现场。结合前几日走访收集到的情况,民警当即开展现场处置工作,耐心对两家人摆事实、讲道理,成功获得双方信任。回到派出所调解室,韦某夫妇达成一致意见,一起家庭矛盾纠纷就此化解。
在黔南州这片2.6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公安民辅警根据“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化解民忧。专项行动开展近1个月来,黔南公安共投入警力21000余人,走访11000余户、22000余人,排查化解风险隐患793起,排查发现矛盾纠纷2870起,调处化解2809起,化解率达97.87%。
靠前一步 主动作为
1月20日,贵州省部署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坚持履职尽责,全力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黔南公安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针对春节前后各类矛盾纠纷特点,开展入户走访,全面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严防矛盾激化升级,确保全州治安态势总体稳定。
1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二,经过前期走访准备工作,瓮安县公安局建中派出所民警与辖区群众李某强一起来到其兄李某国家中。屋外,大门上新贴的对联写着“家和万事兴”,屋内,李某国率先伸出手,满脸笑容地对弟弟说:“哥对不起你,咱这点小误会整得都成啥事了。”至此,兄弟俩多年积怨被民警成功化解,众人围坐在火炉边,气氛融洽、其乐融融。
创新机制 提升质效
为全力将“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着力实现“三个防止”工作目标,黔南州公安局统筹制定全州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按照省“1+3+N”机制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包保督导机制。印发《黔南州公安机关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工作指引》,明确走访过程中特定对象、治安重点场所必说必访必问必做责任清单。发放150张走访“明白卡”,为州、县两级公安机关包保干部以及基层民警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以瓮安县公安局“763工作法”、福泉市公安局“四项机制”、独山县公安局“五字诀”、龙里县公安局“五个一”等技战法为代表,各县(市)公安局陆续创新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专项行动工作质效。
在长顺县敦操乡,挂村警长程靖深入辖区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将挂村警长警务工作机制与“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挂村警长政策法治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维护稳定联络员、人民群众服务员“四大员”职责,采取“及时介入、主动作为、真情感化、现场调解”的方式,成功调解一起家庭琐事引发的夫妻矛盾纠纷。
精准对接 形成合力
近年来,黔南州公安局大力推进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平塘县公安局克度派出所、瓮安县公安局平定营派出所、都匀市公安局绿茵湖派出所和罗甸县公安局龙坪派出所分别获评全国、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创建数量居全省第一。在“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中,“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原则,结合辖区治安实际,突出派出所主防措施和责任,准确把握当前治安规律特点,做实预防警务,坚持重心前置、关口前移、提前一步,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
“老乡,新年好,儿女回来过年了吗?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
“王大爷,之前你们家和隔壁邻居有用水纠纷,近段时间你们相处得如何?”
一声声问候,一句句询问,都匀市公安局绿茵湖派出所民辅警走村入户,分类化解民事、商事、家事等不同领域矛盾纠纷,实现了调解需求与调解资源精准对接,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合力。在走访辖区企业时,绿茵湖派出所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目前遇到的困难等情况,同时就服务企业项目征求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密切警企联系,进一步助力辖区企业安全顺利复工复产。绿茵湖派出所还把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作为促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有效举措,通过组织社区民警及警务助理深入村寨开展普法宣传,真正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绿茵湖派出所等4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共计走访辖区家庭964户、企业142家、单位37家,排查矛盾纠纷54起,其中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办理19起,成功化解28起,7起正在处理。
接下来,黔南公安将认真贯彻省公安厅党委决策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最严密、最周全、最高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黔南新篇章贡献公安力量。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六年全省共评议近四千个机关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法治在线丨“物流信息”成“电诈入口” 收到这类短信千万别点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短信息需要特别警惕。因为你一旦相信了短信的内容,就很可能掉入骗子的圈套。今天我们就通过北京王先生的遭遇...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