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2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在访谈中介绍,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9万人,起诉5.8万人。
那艳芳介绍,2022年,检察机关坚持立足检察职能,努力做好“双向保护”,就是在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既用心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又全力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既注重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同等保护。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022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5万人,不批捕3.4万人,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8万人,不起诉4.1万人,附条件不起诉2.6万人,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分别为68.5%、59.9%、36.1%,比2021年增加18.1个、20.8个、6.4个百分点。依法妥善办理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核准追诉案件,不予核准的一律督促送专门学校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一体落实好“保护、教育、管束”措施。
二是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9万人,起诉5.8万人。切实发挥“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作用,避免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人造成“次生伤害”,会同公安机关、妇联等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取证场所2053个,较2021年增加450余个。
针对一些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专门建立制度机制,加强司法救助工作。2022年,检察机关救助未成年被害人1.7万余人、救助金额2225万余元,与2021年相比,救助人数和救助金额大幅度增加。
三是结合监督办案,引领司法理念和办案规则。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办理涉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导依法正确办理涉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案件。
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的具体标准和操作程序,促推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会同最高法、教育部制发《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明确司法机关在办理教职员工犯罪案件中适用从业禁止、禁止令的具体规则,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买房被要求在近百页合同上逐页按指印 专家:民事活动强制按指印缺乏法律依据
漫画/高岳 调查动机 来自陕西西安的李先生近日来电反映“买房被要求按指印”的问题。李先生说,他在购房时被开发商要求逐页在合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