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坚决取缔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为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写下生动注脚。
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以详实数据和大量事实,全面介绍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分享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都应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促进互联网发展、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开放合作,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把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普法、网络法治教育一体推进,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多主体参与,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
时光见证实绩。从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移动物联网发展实现“物超人”、“互联网+”依法健康运行,到网络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构建、网络执法不断加强、网络司法裁判规则逐步完善、网络普法深入推进,再到推动发起《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勇于探索、守正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为网络强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党在信息化条件下治国理政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证明,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不仅有力提升了中国互联网治理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网络法治既是数字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字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放眼未来,不断推动网络空间运转的规则化、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正如白皮书所宣示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将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网的理念,推动互联网依法有序健康运行,以法治力量护航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自1994年4月中国与互联网开始“全功能连接”起,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用好互联网正能量,就一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浩燃)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