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用法治“利剑”守护个人信息安全_湾区律师网

【央广时评】用法治“利剑”守护个人信息安全

2023-03-20 09:17:37  浏览:978  来源:光明网
  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总结了我国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

  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总结了我国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方面,白皮书指出,通过专项治理,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从不同的方面为人们赋能,购物、通信、就餐、出行……影响维度无所不包,连接能力无远弗届。

  互联网赋予我们便利,也不断滋生新的问题:小到个人隐私、信息茧房,大到知识产权、国家安全,都一直是网络时代的治理难题。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与每个互联网原住民息息相关,已成当下互联网治理的必答题。

  由于互联网平台极其充分多元,大多数人不可能只在一个平台、一个软件上留下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相互连接、彼此认证的,这放大了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群体效应,即便发生了隐私泄露事件,追责起来也面临重重困难。

  诉诸法律,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为保护个人信息,我国一直在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多年来,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我国先后通过民法、刑法和专门立法,构建个人信息权益全链条保护的法律屏障。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在前期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作了系统规定。2021年,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设置严格的法律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随着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一系列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件得以依法惩治:山东临沂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几名犯罪嫌疑人最终被绳之以法;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两名造谣者被刑事立案并判刑;德阳女医生不堪网络暴力自杀,3人因侮辱罪获刑……

  法律昭昭,不让好人受冤,不让恶人作歹。在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火墙正在夯实,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风气正在形成。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我们要充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自觉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更需要网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懂法、守法、提升自我修养,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央广网特约评论员王言虎)

[ 责编:王宏泽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