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李蔚红
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
2022年,湖北政法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生力军作用,为湖北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贡献了政法力量。
服务大局
“感谢检察机关给我们重生的机会,我们一定吸取教训,合规合法经营。”某企业负责人余某连声道谢。
此前,黄冈市黄梅县人民检察院对该企业启用涉案企业合规程序,避免“案子办了、企业垮了”,同时保住了200多名员工的“饭碗”。
自2021年11月,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在湖北铺开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企业合规案件525件,涉及企业571家。
2022年,湖北政法机关坚持以服务大局为主责,聚焦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积极履职、主动作为,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湖北法院开展“全面提升审判执行效率”专项活动,首创并全面实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实现立、审、执全流程提速。2022年,湖北法院涉企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1%,涉企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长同比2021年缩短6.18天,涉企案件在线评估率91.67%。
湖北检察机关研究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意见》,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自2021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327人,起诉420人。
湖北省公安厅优化12项省级公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湖北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上线324项“一站式”政务服务,网上办结受理率100%,群众满意率99.6%。
湖北省司法厅以“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变化”,指导41个县(市、区)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等试点,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执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守护正义
迈入新时代,湖北政法机关坚持人民至上、政法为民理念,不断用实际行动实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2022年,湖北政法机关强力推进平安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
湖北法院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拉练检查,推动全省法院平均结案率、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均实现上升,执行工作三项核心指标在全国排名全部上升。
湖北检察系统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全年办理各类案件29万余件,70%的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进入全国前十位。
湖北公安机关以一体化作战机制为抓手、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为载体,侦查打击、预警防范、综合治理三路并进,2022年全省220起现发命案全破,扫黑除恶、禁毒、打击养老诈骗等8个方面20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湖北省司法厅有力统筹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工作,大力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推进法治湖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取得新进展。武汉、襄阳、鄂州等6个市(州)入选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项目)。
“湖北政法机关依法惩治各类犯罪,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身边‘小案’得到妥善处理,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公平正义可见可感。”湖北览岳律师事务所律师易玲燕说。
提升质效
作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第一批试点省份,湖北一直高度重视政法领域改革工作。
湖北省委政法委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全省政法领域100项改革任务推进的路线图、时间表。目前,72个项目已落实落地,28项改革正如期推动。
湖北聚焦执法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分解出117项改革任务,做实执法司法权力清单,同步构建监督制约、案件质量评查、司法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有效执行。
湖北法院不断完善内外立体监督,建立“发改指提”案件条线指导机制,形成审判监督管理的责任链条和工作闭环。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制约,上网裁判文书328442份,庭审直播56720场。
湖北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普遍联合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全覆盖运行,129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部建成,全流程、全要素执法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全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提升至92%,诉前羁押率降至27.7%。
湖北司法行政机关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原有437个行政复议机关有序整合为省、市、县三级共117个行政复议机关,实现各级政府行政复议“一个口子对外”。改革以来,湖北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收到并有序处理行政复议申请3102件。
全省还大力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省委政法委统筹政法各部门建成政法业务协同办案平台,实现刑事案件业务流程线上流转;远程视频庭审、提审和数字化出庭等构想成为现实,大大减轻当事人诉累。
湖北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乡村建设意见,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已建成168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693个“无讼”乡村(社区),省市县乡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实现全覆盖,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
“全省政法机关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政法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政法领域改革集成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正不断强化,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法工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推动执法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湖北省委政法委负责人说。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云南警方破获特大制售假烟案
下一篇:济南打掉一冒充“大师”行骗团伙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如何规制MCN机构签约未成年人乱象 专家支招 直播平台强制“人脸识别+监护人认证” 近期,MCN机构违规签约未成年人,利用严苛合...新华视点丨有商家顶风售卖“3C贴纸”,警惕不合格充电宝披上“马甲”以次充好
新华社南宁7月31日电 题:有商家顶风售卖“3C贴纸”,警惕不合格充电宝披上“马甲”以次充好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楚然、邹雨...在进出境环节主动查验或依申请扣留侵权嫌疑货物—— 从真假Labubu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海口海关所属三亚海关关员在三亚国际免税城抽查海南离岛免税商品专属溯源码。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本报记者 王俊岭 今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