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23日电 题:能多抢一亩是一亩——黑龙江灾后恢复农业生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益宸、董宝森、杨思琪
“大伙加油干,尽快把路修补好,不耽误秋收。”23日天刚亮,在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金山村,村民周世凯带领大伙开始修补受损的田间道路。
“这条路对当地农民秋收至关重要,是秋收机械的必经之路,粮食运输全靠这条路。”周世凯说,原本是沙石路,洪水把道路冲得“七零八落”。
受台风影响,近期黑龙江省尚志市、五常市、延寿县等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农田发生过水、浸泡等灾害。为在农业生产关键期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黑龙江全力打好秋粮稳产“保卫战”。
8月23日,位于尚志市亚布力镇的一片农田,水稻长势较好。 新华社记者董宝森摄
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秩序,尚志市组织机械、人员,加快水毁设施修复,加强农业指导,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实际困难。“能多抢一亩是一亩,能多抢一成是一成。”尚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魏锦胜说,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当地分类开展了技术指导服务,落实各类农作物扶苗、喷施叶面肥等田间管理措施,让一些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为了稳定农户明年生产预期,尚志市还积极协调保险机构简化理赔程序、手续,尽快组织查勘定损。对于成灾地块,拟按收成比例,优先预付不低于40%的赔款,对于绝产地块,抓紧全额理赔到户。
8月17日,尚志市的一处田间路已临时加固,方便农用机械通行。新华社记者董宝森摄
据悉,五常市已对受灾村全覆盖派驻灾后重建帮扶工作组,对帮扶工作组进行了混合编组,共计1320人。目前,五常正有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与部分品种相比,稻花香成米率低、抗倒伏性不强,需要更加精心的管护。”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李艳君说,五常市以“五常大米”著称,稻农主要种植的品种是稻花香。
李艳君告诉记者,这些天一直在田间忙,加快抢排田间积水,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引导农民科学推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
在五常市长山乡大兴村,洪涝灾害发生后,种粮大户凌国斌每天都会骑着电动车到地里为低洼地块排涝、看水稻长势。“水稻被淹了,很心疼,现在正加强田间管理,利用未来一段时间光照充足的优势,提高产量。”凌国斌今年种了18公顷地,主要是水稻,部分是订单式种植。他表示,只要有信心,灾后恢复再难也不怕,目前全村正全力排涝、检修农机、修补受损道路。
8月10日,延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田间指导恢复生产。受访者供图
延寿县延河镇受灾较重,延河镇党委书记李德生介绍,目前全镇17个村和1个社区已完成了消杀清理、人员撤回等工作,正在积极恢复农业生产。
在延河镇附近村屯,记者看到,蚂蚁河的水位已明显下降,河床上显露出浅滩,一旁的农田里,部分水稻已恢复生长,呈现出翠绿色,空气中弥漫着稻香,偶尔有植保无人机在作业。附近农民说,这是在喷洒叶面肥,以促进水稻灌浆生长。
延河镇平安村村民李金虎种植了160余亩水稻,正处在扬花期,部分地块遭遇洪灾侵袭。“排涝基本结束,等几天下场雨,再喷施叶面肥,收成能好些。”李金虎说。
针对有临时困难的农民,延寿县制定了相关政策,并积极与企业联系寻找务工岗位,帮助农民适当弥补收入损失。
“8月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期,抓住这个关键期,农作物产量还可以弥补。”尚志市一面坡镇镇北村村民梁新志告诉记者,水灾过后最怕虫害,现在一刻都不敢放松。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