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王金虎)“2019年至2023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52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497件。”11月13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行的“让爱无‘碍’共享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积极有序探索开展专项监督,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得到综合治理。
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最高检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改革举措的民生项目、民心工程之一,协同住建部、中国残联等部门,促成无障碍设施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在全国全面推开,并向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等领域不断深化拓展,整体推进无障碍设施、信息、服务环境建设。
依托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近年来最高检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从个案探索、类案监督到专项行动,办理了一系列有影响、效果好的案件。比如,针对非处方药品说明书“字小如蚁”影响用药安全问题,最高检先后指导江苏、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地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成功推动一些大型药企率先开展药品说明书“无障碍”改造,增设电子二维码、语音提示等。
据介绍,在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过程中,打破信息壁垒,助力弥合“数字鸿沟”成为检察机关积极履职的重要内容。比如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湖北省红安县检察院分别针对“119”消防报警、“120”急救呼叫系统缺乏文字报警功能,导致听力、言语障碍人士自主呼救权益难以保障问题,以公益诉讼助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相应系统的急救无障碍功能,保障听力、言语障碍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为推动无障碍社会服务改造,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监督手段,督促行政机关对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等进行无障碍服务改造。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4日 03版)
[ 责编:杨煜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一起行政赔偿案的“命运”沉浮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荣茂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30日通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荣茂涉嫌严重违...0.01%虚假训练文本可致有害内容增加11.2% 警惕人工智能“数据投毒”
国家安全部今天(5日)发布安全提示文章,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其中不乏虚假信息、虚构内容和偏见性观点,造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