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萝卜刀”之后,近期,一款名为“鼻吸能量棒”的“新宠”在学生群体中开始流行,该物品外形像一个翻盖打火机,翻开有两个触头,可对之吸气。根据标识,成分有薄荷脑、天然精油等,还有薄荷、西瓜等多种气味,每盒售价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受到了大量未成年人喜爱和使用。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市场秩序监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全面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摸排检查专项行动。
执法人员以辖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食杂店、商店、超市等为重点,全面摸排“鼻吸能量棒”生产、销售行为,杜绝“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一经发现实物产品,将对产品外包装及标识信息进行拍照留存,对产品名称、执行标准、成分、生产企业名称、供货商名称等信息进行记录并溯源追查,同时要求经营者立即下架相关产品。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相关经营主体负责人开展普法教育,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法律法规,督促校园周边玩具经营单位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鼻吸能量棒”“三无”产品,以及可能造成人身健康安全危害的其他产品。
同时,执法人员也对在售的其他儿童玩具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单位的厂名厂址和合格证明等进行了着重检查。
目前,本次专项行动累计检查校园周边主体203家,检查、指导电商平台23家,暂未发现相关违法违规问题。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提示广大经营主体:
一经发现违规售卖“鼻吸能量棒”的情况,将依法依规处置:
1.如属于“三无”产品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进行处理;
2.如属于无照经营的,将依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处理;
3.如商品标识明确执行化妆品相关标准的,不得使用“鼻吸”等字样进行宣传,违者按照虚假宣传行为查处。
作者:王胜东
[ 责编:余晓妍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