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2月21日电 题:救援基本结束 安置加快进行——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安置直击
新华社记者王朋
自19日下午3时起,积石山6.2级地震甘肃省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工作重点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目前,社会各界救援物资正源源不断运至震区,生活安置工作正在加快进行。
记者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柳沟乡人民政府院子里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摆满了院子,火炉、方便面、纯净水、米面等物资码放整齐,柳沟乡各村组织农用三轮车、小货车前来拉运物资。院子不大,显得有些拥挤,但秩序井然。
12月20日,在积石山县柳沟乡人民政府院内,当地干部群众装运救灾物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柳沟乡张郭家村村支书董尕军正在与村民一起装运火炉。“19日23时至20日6时,村里连夜搭起了26顶帐篷,但是没有取暖的火炉。”董尕军说,这次拉了25个火炉,晚上村里安置点取暖就有保障了。
临近傍晚,记者跟随村民来到张郭家村安置点,看到村民有序领取了火炉,安置点进口处一辆农用三轮车正在卸煤炭,不远处一个临时搭建的锅灶炭火正旺,大铁锅里煮着面条,旁边桌上还有一大盆冒着热气的土豆炖牛肉。
董尕军说,这两天他和村民领取了煤炭、棉被褥、火炉、牛奶等生活物资,目前基本能够保障全村300多人的生活需求。
在距离张郭家村20公里的刘集乡陶家村,村民与救援人员一起加快帐篷搭建、取暖保障等工作。在陶家村三社的一处广场,几名村民正在清理断墙残砖。“这里收拾一下,还能再搭一顶帐篷。”村民马忠明说,目前帐篷、火炉等物资正在不断往村里运送。
陶家村村支书苏梅介绍,截至20日10时,村里搭建了40多顶帐篷,目前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还在加快进行中。
记者还在震区看到,多个农村安置点搭建了集装箱式彩钢板房。负责搭建板房的工作人员介绍,跟普通帐篷相比,板房防风保暖效果更好,并且板房材质多是阻燃材料,更加安全。
装着集装箱式彩钢板房的物资车运抵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新华社记者 王朋 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两天,在震区的各级公路上,随处可见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奔驰,中央救灾物资以及社会捐赠物资持续不断运抵震区一线。
记者从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下一步,在及时搭建棉帐篷的同时,开展简易过渡房搭建工作,并加强生活必需品供给和基础设施配套,确保安置点群众温暖过冬。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上海老伯“捡拾”价值28万名牌包向失主索要5万?上海静安警方:系“摆拍”,全员被罚
中新网上海8月8日电 (记者李姝徵)近日,一则“上海老伯街头捡拾价值28万元名牌包后向失主索要5万元”的视频引发热议。8日,记者从上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接收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或反映1.68万余件次,处置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