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甘肃积石山12月26日电 题:生活物资常态保障 恢复重建有序展开——积石山6.2级地震灾后第8日救援安置情况综述
新华社记者
26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救援安置进入第8天。甘肃、青海两省受灾地区生活物资常态保障,恢复重建有序展开。
26日,记者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村救援现场看到,挖掘机全力开动,转运淤泥的卡车在道路上飞驰。截至26日,地震已造成海东市32人遇难,2人失联。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在各安置点,许多群众已从应急安置帐篷搬入了活动板房中。各类物资供应齐全,受访群众表示生活物资可满足当下日常生活所需。
12月24日,在积石山县刘集乡陶家村一集中安置点,施工人员在搭建活动板房。新华社记者方欣 摄
记者从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截至26日9时,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共调运物资236339件(套、床、顶、双),已全部送抵灾区。
在运力保障方面,甘肃省交通运输部门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卸载地点,持续做好道路保通保畅工作,排危拓宽农村公路,确保救灾物资快到快卸。截至26日14时,已累计投入抢险人员2298人次,机械设备317台(套),整修路面22560平方米、填埋边沟5565米、加宽路基5112米,并同步开展灾损评估报告和灾后修复重建规划编制前期研究。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安置点,村民韩宗连刚服下感冒药,正在卧床休息。韩宗连说,冬天天气冷,从帐篷里一出一进,冷热交替,不小心染了风寒,“感谢工作人员给我发放了药物,感冒好多了。”
甘肃部分伤员经过救治已相继出院。据悉,截至26日8时,医疗机构共接收积石山地震伤员784人,目前已离院出院553人。甘肃省已组建25个巡回诊疗队,开展巡回医疗、药品发放、健康宣传等工作。
重建家园是受灾群众最殷切的期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已在统筹谋划中。甘肃省于25日正式成立甘肃省积石山县6.2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协调指导小组。记者了解到,灾后重建工作要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抓紧落实灾后重建重点工作,要从政策完善、项目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发力,确保灾后重建有力有序高效推进。
同时,甘肃省已强化捐赠款物监督管理工作。截至26日,灾区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资金11.65亿元。甘肃省已印发《关于加强地震灾害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的通知》,对规范资金使用、强化监督管理等工作提出要求。(记者崔翰超、李宁、王博、王浡、李杰、何问)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秘方”致脸肿如馒头,“神医”辩称是“排毒” 记者调查网络“神医”乱象
漫画/李晓军 编者按 打开手机,养生“爆款”席卷屏幕,“神医”故事层出不穷,“网红医生”侃侃而谈……在信息洪流中,医疗科普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