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时评
□ 林楠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
政务服务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多个文件,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企业和群众“跑多次”“找多人”“填多表”以及审批材料多、环节多、耗时长等情况越来越少。
企业和群众要办理的“事情”“事项”,既是具体的民生问题,也是公共服务问题。对于企业和群众而言,“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是要少跑腿,把要办的事情办好、办快。尽管各地都在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办事难、办事繁的“痛点”犹存,政务服务业务不协同、系统不互通,标准不统一、流程不便捷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这不仅会消耗办事人员的精力、增加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成本,而且可能造成一些企业和群众不必要的损失。
此次《指导意见》为政务服务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也制定出更为精细化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表,如要逐年梳理一批重点事项;推进异地事项跨域办;将需要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级办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各地聚焦突出问题,加强协同配合,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让企业和群众更快捷便利地办成事,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需求。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改革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加强渠道建设,深化模式创新,强化数字赋能,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国家药监局发布购药安全提示
下一篇:依法处置非法社会组织1100多家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