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1月23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过去一年,海关总署缉私局组织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对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农产品、枪毒、洋垃圾走私,走私关联虚开骗税等突出违法犯罪实施专项打击,取得显著战果。2023年,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共立案侦办走私等违法犯罪案件4959起,有效遏制了走私犯罪多发势头。
按照海关总署和公安部部署,各地海关和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护航2023”联合专项行动,对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犯罪实施波次滚动打击,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形成“缉私+地方公安+海关”多层面共同打击治理的长效工作模式。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共组织发动八轮滚动打击,共立案2011起,涉案金额20.7亿元。
据介绍,针对农产品走私问题,海关缉私部门坚持“市场倒查”“打两头、挖幕后”,紧盯边民互市、沿海沿边非设关地等重点区域,一体推进专项打击和常态化打击,不断加大打击冻品、烟草、水果、食糖、粮食等农产品走私力度。推动强化对运输、仓储、销售环节的清查整治,持续深化综合治理,坚决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安全。2023年以来,全国海关缉私部门共立案侦办涉税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866起,涉案金额110.2亿元。
与此同时,持续对走私毒品、武器弹药犯罪开展专项打击,通过强化警种合成和部门联动,不断提高现场查发和案件侦办能力,最大限度防止毒品渗透外流、最大限度消除枪爆风险隐患,2023年以来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749起,缴获可卡因、冰毒等毒品5.53吨;共立案侦办走私武器弹药犯罪案件66起,缴获压缩气体动力枪支119支。
海关缉私部门持续高压严打涉税走私犯罪,保障国家经济和财税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共立案侦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3057起,涉案金额667.9亿元。海关总署缉私局与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关联的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2023年,立案侦办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52起,案值142.5亿元,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款15亿元;侦办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37起,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价税合计90.6亿元。
同时,海关缉私部门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延伸打击,凝聚打击跨境走私犯罪的强大合力。深圳海关缉私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站,依托相关工作机制,通过国际(地区)执法合作全链条打击跨境野生动植物走私犯罪,获得2023年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亚洲环境执法奖(创新类)。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全民参与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