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最高人民检察院2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胡某某等人诈骗、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偷越国境案等8件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网络犯罪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介绍说,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有6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彰显依法严惩网络犯罪的鲜明立场;有3件开展公益诉讼,例如在“开国少将”何克希肖像、名誉、荣誉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中,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捍卫英烈名誉尊严,为网络空间注入法治正能量;有2件发出检察建议或提示函,例如在王某某猥亵儿童、强制猥亵案中,检察机关制发检察提示函,督促网络平台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责任;还有1件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网络侮辱行为依法适用公诉程序追究刑事责任,即李某侮辱、传播淫秽物品案。同时,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充分发挥提前介入、引导取证、自行侦查、追诉漏罪、追赃挽损等职能作用,不断践行“高质效办案”价值追求。
张晓津表示,此次发布的8件案例,既有针对信息网络的犯罪,如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又有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如诈骗罪、传播淫秽物品罪,还有网络犯罪生态中常见的上下游关联犯罪,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还包括网络侮辱、网络侵害英烈、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等不法行为。当前,这些违法犯罪较为常见多发,利用网络实施更放大了其社会危害性。这批案例充分反映了检察机关全链条、全方位惩治网络犯罪,推进网络违法犯罪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的积极作为。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旅客一抬头,就能看见警察”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净网—2025 | 发布传播虚假“警情通报”,网警出击依法查处
“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权威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蓝底白字”代表着官方信息的公信力。发布虚假“警情通报”,炮制恶性网络谣言,捏造...多部门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 精准介入压实“甩手”家长监护责任
本报记者 董凡超 2022年11月10日,17岁的小强(化名)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内盗走他人价值5800余元的手机一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