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法工作报告。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治理网络暴力、支持正当防卫,还是关护老年人权益、引领校园保护,或者维护外卖小哥权益、保障线上加班“离线权”……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报告都积极回应。
会议结束后,最高法举办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首场访谈,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同步解读报告。余茂玉表示,报告处处体现“如我在诉”的意识情怀,办好每一起民生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案
最高法报告提出,做实为人民司法,以能动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每一起民生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什么是“如我在诉”?
余茂玉举例外卖小哥权益保障问题。他说,有的用人单位“善于”运用法律。用人单位和服务公司签订外包合同,服务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派遣合同,劳务派遣公司最后与外卖小哥签订承揽合同。明晃晃的劳动关系,层层转包成了承揽关系,法律属性变了,保护力度大打折扣。
“遇到拖欠工资之类的问题,法院能机械地按照法律,认定承揽关系么?当事人怎么想?老百姓怎么看?”他反问说,法院识破这种“障眼法”,依法按照劳动关系支持小哥合理诉求。这些都是“如我在诉”的鲜明例证。
社会在发展,司法须前行。网络时代,不少工作通过网络进行。那么新问题也来了: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办公软件等工作算不算加班?
余茂玉指出,人民法院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让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这也是司法在与时俱进、前行。
善用法治智慧努力办好一件件“小案”
教育、医疗是重大民生问题,和每个家庭都密切相关。保护患者权益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学生权益与支持学校依规管理,一直是“两难”问题。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法、理、情有机融合,善用法治智慧努力办好一件件“小案”。
记者注意到,报告中专门提到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案。在这起案件中,家长起诉了学校,法院考虑到体育老师已指导学生热身、讲解动作要领,并全程在现场指导,校方已尽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因此依法认定学校不担责。
余茂玉解读说,这样的裁判,传递出对依规教学的学校不能“求全责备”,不能施以过于严苛的责任。“让学校该组织体育运动就组织体育运动、该安排户外活动就安排户外活动,根本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说,从这个角度讲,依法保护学校就是更好保护学生。
再比如,报告中提到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案。
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学校强调学生守则,老师也经常提醒、教育,已经充分履职尽责,法院判决学校不担责。
民法典还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学生已经十几岁了,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明知有风险却还那样去做,理应承担责任,因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就应该由其父母承担。”余茂玉说,父母为自己孩子闯的祸买单,本身也是一种警示,有利于督促更好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不手软
最高法报告提出,全方位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同比增长28.5%。
余茂玉介绍说,最高法院反复强调,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重在“抓前端、治未病”。法院不仅要做好司法审判环节的保护工作,更要向前发力,与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联动形成保护合力。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民事案件占绝大多数,刑事、行政要少的多。
2023年,最高法推进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以民事审判部门为基础整合审判力量、完善审判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个案办理最佳效果,还能通过办理大量案件发现和促进解决家庭、社会等保护中的短板,切实把“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落到实处。
记者注意到,报告介绍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点工作举措:
一是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不手软。比如,对“姐弟坠亡案”、假借恋爱性侵多名幼女案等被告人坚决依法判处死刑,昭示法律和伦理底线不容挑战。
二是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落实宽严相济政策,做好回访帮教、犯罪记录封存等工作,帮助失足未成年人痛心悔过、重回社会。2023年对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7690人,同比增长63.8%。
三是依法履行家庭教育指导职能。问题孩子多出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缺失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法院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立足办案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报告中提到的未成年人孙某,因为父母养而不教,进而沾染不良习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法院没有一判了之,而是向其父母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合力帮助孙某回归正常生活。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荨麻疹才讲一半,主播喊买“5号产品” 记者调查医生“科普”外衣下的带货生意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本报实习生 张鸿儒 “荨麻疹吃什么药?”直播间内,一名认证为“皮肤病性...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众论)
法律职业伦理建设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国家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新...“榜一大哥”给女主播刷13万元礼物遭拉黑疑被骗,警方:女子隐婚
“你真美啊,今天晚上我百分之百睡不着,太美了!”在女主播的直播间,他狂刷13万余元礼物后当上了“榜一大哥”,并加上了女主播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