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4万余人_湾区律师网

三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4万余人

2024-04-26 10:09:44  浏览:805  来源:光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刘硕、唐健辉)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发布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刘硕、唐健辉)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发布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0601件17547人,起诉20510件44337人,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力度持续加大。

  白皮书披露,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以侵犯商标权类犯罪为主,2021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假冒注册商标罪9557件23687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3517件30644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1858件4981人。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数量增加明显,2023年侵犯著作权类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4倍、96.6%。从地区分布看,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检察机关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量较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根据白皮书,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强化专业化办案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综合履职,强化综合保护,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检察机关还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保护,突出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厉打击侵犯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2022年7月,最高检印发了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截至2023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在专项监督工作中,通过提出抗诉和制发再审检察建议监督法院再审6144件,移送涉嫌犯罪线索153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最高检移送线索,已将129件涉奥林匹克标志和英烈姓名的商标宣告无效。

  最高检副检察长宫鸣介绍,检察机关将深化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积极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持续加大对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依法惩治侵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犯罪。

[ 责编:袁晴 ]
王博律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38896818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最新】

【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