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志锋
本报通讯员 王同李
“无业代缴公积金、提征信、无抵押、放款快。”这样的贷款条件对于急需用钱而又在短时间内无法从正规途径获得贷款的人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是一旦有人入“套”,现实却是“贷款20万元,到手仅3万元”……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公安局打掉了一个诈骗银行贷款的特大职业骗贷团伙,斩断了一条涉及全国23省份的庞大网络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涉案金额3500余万元。
多笔逾期贷款存在问题
今年1月,景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线索称,景泰县辖区有2人伪造虚假资信证明骗取银行贷款,贷款到期后经银行多次催收仍未还款,有涉嫌贷款诈骗的嫌疑。
经进一步了解,这家银行风控管理部近期发现了多笔逾期贷款,总额超千万元,经初步核实,贷款人根本无买房意愿,且买房资金及贷款资金已经转至特定账户,怀疑贷款人骗取银行贷款。
根据掌握的线索,经侦大队立即立案并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办案民警了解到其中一名涉及景泰辖区逾期贷款客户为罗某霞,于是决定从其入手,走访了解情况。
经了解,罗某霞今年53岁,无业,文化程度不高,离异后独自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生活较为拮据。2020年4月的一天,罗某霞的“朋友”杨某荣联系到她,给生活困难的她带来一个“好消息”,称可以帮其搞到大额贷款,且到手可以拿到50%的贷款额度,能够帮助其解决医疗费用及日常开销。
罗某霞心动了,随即在杨某荣的带领下办理了某银行银行卡,并打印了个人征信报告,将征信报告及身份证复印件交给李某琴,随后与另一名“贷款人”高某爱乘坐飞机前往深圳,在当地职业包装团伙的操作下,申请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额度21.79万元,罗某霞实际到手3万元。
至于杨某荣和李某琴的具体情况,罗某霞并不知情,只是听杨某荣说这笔贷款可以不用还,就算银行查出来了,顶多被拉入“黑名单”,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具体贷款额度是多少。
直到2021年4月,罗某霞接到银行催交贷款电话时,才知道具体贷款金额。但她觉得“白得”了3万元,即便收到银行贷款逾期催款短信、电话,她也无动于衷。
沿着罗某霞往上梳理,侦办民警初步查明,在景泰县,李某琴为其上线介绍有需求的“贷款客户”。
“通过对罗某霞详细讯问,我们逐步理清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诈骗的大致细节,同时对嫌疑人手机予以勘验,查找与案件有关的电子数据。”景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周福岳说,通过大量细致工作,专案组初步明确侦办方向,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系统复杂的职业骗贷团伙。
职业骗贷团伙浮出水面
周福岳介绍,该犯罪团伙内部分工十分明确,有着完善的流水线作业流程,他们利用空壳公司职业包装有贷款需求的“白户人员”(也称“纯白户”,指在征信记录上没有任何网贷、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贷款、信用卡申请记录等的人员),并垫资为“白户人员”集中补缴12个月的住房公积金,以提升“白户人员”的资信使其满足银行住房公积金信用贷贷款条件,然后伙同贷款人在广东深圳操控贷款人手机进行线上“公积金信用贷”申请办理,贷款发放后由职业包装团伙、职业骗贷中介、一般中介、贷款嫌疑人按比例将贷款资金进行分配。
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侦查、分析研判,专案组民警围绕涉案资金流向、人员关系等开展调查取证,逐步梳理出一个以李某为枢纽,通过职业中介、职业包装团伙对贷款人进行公司化包装,肆无忌惮地侵吞国有信贷资金的职业骗贷团伙组织架构。
经查,自2020年4月份以来,李某伙同袁某、赵某等人,一方面利用“朋友圈”、贷款中介聊天群通过网络大肆虚假宣传,在全国各地广泛寻找有贷款需求的“白户人员”,进行前期征信查询确定贷款对象;另一方面通过上游职业中介、职业包装团伙利用空壳公司在山东青岛对“白户人员”进行身份包装,然后伙同贷款人在广东深圳线上申请办理“公积金信用贷”。
警方经进一步梳理研判发现,该团伙以同样方式为全国23个省份的130余名贷款人办理了“公积金信用贷”,给银行国有信贷资金造成了3500余万元的严重损失。
神秘“操盘手”悉数落网
在初步掌握犯罪线索后,今年2月16日,专案组派出警力分赴山东青岛、广东深圳开展侦查。
“经过侦查,我们发现在山东青岛,该团伙成立了两家空壳公司,通过包装贷款人为公司员工,垫资补交住房公积金后,将贷款人引导至深圳,由其他成员操作办理贷款。”办案民警介绍说。
在办案民警看来,这些贷款人既是受害者,也是行骗者,他们许多人都清楚这是在骗取银行贷款,但为了利益选择了配合,成为利益链条上最末端的一级。骗贷团伙在掌握公积金缴存渠道、转移赃款方面采取了多种隐秘手段来逃避公安机关追查,破案难度增大。
“该团伙具有极强反侦查意识,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办案民警说,为确保打准打狠,专案组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同时,密切与县公安局法制大队、景泰县人民检察院沟通对接,商请检察院提前介入,明确套路贷案件定罪关键的电子证据标准,确保提取的各类证据规范、有效。
前期侦查工作告一段落,收网随即展开。今年4月,专案组民警在历时近3个月后,相继在安徽蚌埠、湖南长沙、山东青岛、广东深圳等地将犯罪嫌疑人李某、赵某等8人悉数抓获归案。至此,这起涉及多省市的特大职业骗取银行贷款案顺利告破,“背债人”及背后的神秘“操盘手”悉数落网。
目前,相关涉案人员因涉嫌骗取贷款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责编:陈畅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翻炒医保旧谣 谎报地震预警 伪造警情通报 网信、公安严打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
7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等领域,假冒权威、凭空捏造,使用AI合成不实图片和视频,误导公众认知,污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