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雪泓
今年1月7日10时47分,在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名网约车驾驶员驾车直行时,因看导航分心驾驶,将一辆过马路的自行车撞出,造成骑车人当场死亡。
“分心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令人触目惊心。2020年9月起,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不系安全带”“接打电话”违法行为同时纳入非现场执法范畴,不断增加执法设备及点位。截至2023年底,全市具备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抓拍功能的非现场执法设备已达4600余套。北京交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对“分心驾驶”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持续开展整治工作。
眼看路口是红灯,汽车还在降速前行,驾驶员的右手已经“闲不住”,开始触摸车载大屏。当驾驶人以为不过是说句话、弯个腰、接个电话和看下短信的时候,危险已经来临。
2023年12月8日17时24分,在大兴区兴丰大街,一男子驾驶私家车直行时,扭头看了几眼放在副驾驶位置的体检报告,遇人行横道未能减速观察,将过马路的一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自行车撞出,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2020年9月1日,北京交管部门第一批启用非现场执法设备570套。目前,全市具备对“分心驾驶”违法行为抓拍功能的非现场执法设备已达4600余套,比此前增长约6倍。与此同时,北京交管部门还强化科技研发,提升图片抓拍设备对高速运动车辆图像精准捕捉能力,确保捕获的图片内“分心驾驶”违法行为成像细节最佳,从而生成更为精准的违法证据图片,形成执法数据。目前,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对开车接打手持电话、操控软件、观看手机视频等一系列分心驾驶行为的高清识别记录。
北京交管部门负责人介绍,非现场执法系统会抓拍两到三张照片,确认车辆在移动过程中,驾驶人有操作手机等“分心驾驶”的持续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分心驾驶”违法行为并作出处罚决定。整个过程中,前端设备采集的图片上传后,录入人员针对一部分违法特征不明显或图片质量不足的数据进行一次初筛,再进行二次审核确认,经人工审核确认后,将符合要求的交通违法数据导入执法系统,并通过短信等渠道告知违法行为人或车辆所有人。
据介绍,“分心驾驶”行为不仅会影响其对信号灯、行人以及路况的判断,而且部分驾驶人双手脱离汽车方向盘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该行为本身已构成妨碍安全驾驶。
“100公里的时速大概就是每秒钟车能跑出去28米左右,如果你分心两秒,可能就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已经开出去将近60米,也就带来事故风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鲁光泉说。
鲁光泉介绍,在行为学领域有一种“风险补偿”现象,即人在感觉到风险增加的时候,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降低风险。所以就会经常发生开车过程中打电话的驾驶人减速行驶的情况,这会降低道路的通行效率,增加后车换道的频率,提高整个路段的事故风险水平。
记者了解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认识到“分心驾驶”的危害,他们会拿起手机拍摄违法行为,通过“随手拍”平台进行举报。目前“随手拍”平台已成为北京交管部门治理“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重要措施。
2023年6月11日,顺义交通支队新城中队接“随手拍”反映情况,在顺义区顺畅大道顺于路路口,有一辆白色小型轿车存在驾车过程中抱儿童的行为。接此情况后,新城中队民警开展调查,并联系车辆驾驶员段某来中队处理。民警对段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对其实施驾车时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违法行为罚款200元,记3分。
据了解,北京交管部门将“分心驾驶”现场执法纳入了民警日常执法工作重点,充分利用交警铁骑车载设备在巡逻中发现并记录驾驶员“分心驾驶”违法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处罚。同时,路面执勤民警也将增强对各类“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现场执法力度,将其纳入日常执法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执法管理实际效果。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如何把好孩子研学路上的安全关?专家建议厘清责任清除“霸王条款”设立刚性准入标准
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当前火热的研学市场背后,潜伏着诸多安全隐患。...“换脸变声”诈骗、设备偷窥偷听——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利用“AI换脸”伪造身份、智能设备“偷听”、摄像头被操控……AI生成视频、智能管家、刷脸支付等新技术让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