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养殖”“云种植”“云种菜”
警惕!套着“云养经济”外壳的非法集资行为
只要线上支付少量服务费,牧场便可代养牛,还可以帮忙出售获利,竟然有这样一举两得的好生意?上海公安机关发现,张某等人号称在澳大利亚拥有养牛牧场,开发了一种“互联网+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运营模式,可以将养牛包装成理财产品,只需线上投资认养,就能获得6%—12%的养殖收益。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先生在网络上刷到了张某团队制作的宣传视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以5000元一头的价格开始了自己的“云养牛”之路。一个月后,吴先生顺利地收到了回购款和返利,这让他彻底放下了戒备,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吴先生陆续投资了300万元,认养了600头牛。但好景不长,当吴先生再次登录账户时发现,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300万元的牛被拆分成了牛肉在平台售卖,吴先生意识到可能被骗,选择了报警。
“牧场是租的、牛是借的,宣传片的场景都是虚构的。”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经侦支队民警刘昌源介绍,张某团队在宣传视频中宣称,每头牛都有保险,当地聘请了养殖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入驻牧场,投资人可远程实时监测牧场中牛的健康状况。当投资人决定不再续投后,平台可原价回购牛的所有权。
然而,这一切都是精心编造的骗局。平台资金链紧张后,投资人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其账户内的牛被平台强制回购并全部折抵成牛肉的兑换额度。当投资人提出要提取全部牛肉时,客服又表示如此大量的牛肉难以运输,可将牛肉份额以200元至300元一斤不等的价格通过平台寄售,待售出后即可提现,但最后这笔投资注定石沉大海。
近期,这种“云养殖”“云种植”“云种菜”等“云养经济”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大部分‘云养经济’平台非法吸收的资金在个人或第三方关联账户,隐蔽性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投资者很难追踪资金的真实去向,追赃挽损难度大,本金较难追回。”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副总队长陈勇介绍,“这类‘云养经济’业务模式已脱离了商品交易的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异化为追求高额回报的非法集资行为,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相关风险需警惕。”
警方提示,以“云养经济”“新型农业”为幌子的非法集资犯罪花样繁多,投资者要提高警惕,加强对经营主体资质的甄别,可通过政府公开网站或相应监管部门查询相关企业的经营资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行业的背景和法规,将项目宣传的投资方式、运营模式与行业普遍经营模式进行对比,充分考量项目的合理性、合规性,仔细评估项目承诺的投资回报是否合理,收益与投资是否合乎比例,不要轻信明显高于行业正常收益的项目。(人民日报记者 张天培)
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5日 第14版)
[ 责编:刁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去年1月至今年3月检察机关办理婚介行业犯罪1546人 涉婚介婚恋市场乱象亟待治理规范
本报记者 董凡超 近年来,婚介的市场服务需求逐渐旺盛,但也滋生一些违法犯罪乱象。 《法治日报》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