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4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
据介绍,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更高。其中,全年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核准注册商标478.1万件,登记著作权1063.1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5797件、林草植物新品种权878件。
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
顺利完成专利法新一轮修改;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专利保护越来越严格,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转化运用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专利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申长雨介绍,专利法实施40年来,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是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全球第一位;2024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高专利审查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发明专利的平均审查周期已经压减至15.5个月,达到相同审查制度下国际最快水平。同时,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2%,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升至86.8。
著作权登记总体呈现较大增长态势
据介绍,2024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体呈现较大增长态势,全年的著作权登记总量1063万件,同比增长19.13%。
同时,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稳步提升。2023年,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达9.38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7.44%。
电影作为智力密集型的版权作品,具有投入大、版权价值大、侵权风险高的特点。据统计,在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方面,仅今年春节期间,相关互联网平台就删除、屏蔽涉春节档院线电影侵权盗录链接229万余条,封禁、限播反复侵权账户4116个,有效避免了侵权内容扩散。
“版权产业在鼓励创新、促进就业、增加出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未来将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指出。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王志成表示,国家版权局将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法规的修订,指导开展版权执法工作,突出大案要案查处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开展“剑网2025”、青少年版权保护、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等专项行动,研究推进建立全国统一的作品著作权登记机制,进一步规范登记审查标准和流程,探索推进后续转化运用促进机制等。
地理标志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制度建设方面,印发《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实施方案》,实现地理标志受理、审查、认定、标识、监管五个方面的统一;在体系建设方面,优化完善地理标志保护标准体系,发布实施推荐性国家标准《地理标志基础术语》;在监管服务方面,结合地理标志领域监管特点,不断完善行政保护手段;在宣传推广方面,建立地理标志文化传播体系,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地理标志保护意识;在交流合作方面,健全涉外地理标志保护机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合作。
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全国建设了12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构建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地理标志特色质量保障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例如,湖南安化建成安化黑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广西柳州完善螺蛳粉全产业链570余项标准等。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打造地理标志保护示范高地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助力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胡文辉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5日 10版)
[ 责编:茹行止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新华鲜报丨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步”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杨维汉、罗沙)法律制度如何让天更蓝、水更绿、土更净?各界高度关注的生态环境法典编纂迈出“关键一步”...智能“跑”出新路 民生“接”续升级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施行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从“政策试点”正式迈向“法治范式”。此次立法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