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
法治日报记者 蒲晓磊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提出,积极研究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正在按计划推进。
法典编纂是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性举措。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2023年3月修改立法法,在第五十五条中将编纂法典规定为一种立法形式。
黄薇介绍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典编纂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专门研究论证。经综合比较研究,在生态环境领域开展法典编纂的条件比较成熟,同时,法典编纂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法典和其他条件成熟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
黄薇表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一项艰巨的立法任务和系统工程。法典编纂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也不是制定全新的法律,而是以法典化立法方式对现行的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高质量法典。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广泛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积极扎实推进。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