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7日从民政部获悉,为加强对社会团体监督管理,规范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民政部近日发布《社会团体年度检查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团体未按要求年检的处罚情形。办法共21条,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据介绍,办法提炼总结年检工作多年实践经验,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情形与年检工作相结合,细化为年检材料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未按规定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年检材料,以及其他拒不接受或者不按规定接受年检三种情形,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团体年检有关行政处罚的情形。
在年检对象范围方面,办法明确,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年检。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为减轻负担,规定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依法登记成立不满6个月的社会团体,可以不参加当年的年检。
为确保年检工作质量,办法明确有关审查要求:发现材料不齐全或者有疑义的,应当要求予以补充或者作出说明;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采取调查核实、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委托第三方进行审计等工作措施,也可以要求社会团体提交财务会计报告等相关佐证材料。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约38.1万家,占社会组织总量的43.6%。实施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的登记管理机关法定监管职责,也是社会团体履行法定义务、接受监督管理并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出台办法,旨在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提升社会团体年度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