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常钦)16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召开的5米光学业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获悉:5米光学业务卫星在轨测试表明高光谱卫星在矿物、植被、水体、土壤定量化分析方面具有应用优势。卫星的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自主建造并成功运行的首颗高光谱业务卫星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5米光学业务卫星于2019年9月12日成功发射,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各系统建设单位,联合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在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开展了行业应用测试,顺利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内容,为我国高光谱卫星业务化应用建立了基本卫星产品及指标体系。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充分用好国产卫星遥感数据,深入挖掘卫星高光谱应用潜能,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充分考虑利用新型卫星遥感技术;做好卫星工程运控应用管理。及时发现总结应用经验和技术问题,促进后续卫星工程研发制造水平提升,实现卫星工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新晋高速韩口隧道项目创新运用“BIM+”技术 为高难度工程装上智慧“大脑”(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头顶是悬崖峭壁,脚下是狭窄便道,眼前是重重迷雾……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辉县市轿顶山山腰上,一项高难度工程正在紧张推进,这就是由...拓展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权威访谈·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27)) ——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 本报记者 王 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取得哪些进展?以5G为代表的...丁真商标遭恶意注册、抢注者开价18.8万元?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
原标题:丁真商标遭恶意注册、抢注者开价18.8万元?!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 11月26日,曾经有一则“丁真商标被抢注”的消息登上了新浪微...“十三五”期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 为企业减负 为创新加油(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王 观
核心阅读 “十三五”期间,减税降费持续加力升级,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企业发展减负。多次优化调整鼓励创新的政策,新动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