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房山法院审结一起公共场所管理人责任纠纷:张先生在小区的车库挪车时,不慎掉入6米深的通风井,导致骨折,于是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1万余元。最终法院判决物业公司承担80%赔偿责任。
30岁的张先生驱车前往朋友家做客,并将车停在地下车库。当晚9时许,张先生获悉自己的车占用了小区业主的车位,于是到地下停车库挪车。因对小区地下停车库地形不熟悉,在返回过程中,一脚踏空,坠入6米深的通风井中,导致腰椎、肋骨骨折。
张先生认为,该小区地下停车库存在深达6米的竖井,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物业公司作为管理人,明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没有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巨大的地下停车库内见不到管理人员,致使其找不到可以问路的人。因此,是被告物业公司的不作为导致事故发生,要求物业公司对人身伤害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物业公司辩称,首先,张先生是成年人,有足够清晰的意识可以分辨出通往小区的门;其次,张先生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未按照车库指示标识行走,且强行打开长期封闭的木门,导致摔伤。因此,张先生自身应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张先生受伤的地点为物业公司管理的地下车库,且跌入的通风井属于公共设施,属于物业公司的管理范畴。通风井外虽有一扇木门隔离,但没有其他防护措施,张先生通过打开木门跌入通风井。由此,物业公司对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设施未采取充足的安全保障措施,未尽到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对于张先生的受伤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木门上贴有“此门封闭、禁止打开”的提示语,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张先生应当知晓此处不能通行,仍将门打开,导致自身受伤,亦存在过错。
此外,物业公司庭审中称张先生事发时饮酒,但未提交证据证明,法院不予采纳;且对于具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公共设施,所面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管理人采取的措施不应仅是保障意识清醒之人,而应采取充足有效的保障措施,杜绝发生安全隐患的可能,综合上述情况,法院酌情认定由物业公司对张先生的合理损失承担80%的赔偿责任,张先生自行承担20%的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物业公司赔偿张先生合理损失3万余元。
房山法院法官表示,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应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同行业标准的注意义务对场所进行专业管理,充分保护广大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作为小区公共管理单位,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具有维护管理的义务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责任。
本案中,地下车库作为物业公司的管理范围,物业公司有义务对车库中的设施设备进行安全管理,防止因设备老旧、安装不当等诱发不必要的危险。作为专业管理机构,对安全保障注意义务的履行应当高于普通人,应达到与专业管理能力相匹配的程度。物业公司明知通风井具有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充足的安全保障措施,未尽到专业水平相匹配的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对于事故发生承担主要责任。同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张先生应有辨认标识和预见风险的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决定。
法官提示,作为公共场所的物业管理机构,应当对场所环境和设施设备进行安全评估,进行不定时、全方位维护和管理,尤其面向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场所,应以更高标准进行安全保障,防止事故发生。同时,作为普通群众,其行为应与辨识能力、智力能力相对应,在公共场所活动中要加强安全意识,切莫因疏忽大意造成事故发生。(□本社记者 李卓谦 □通讯员 曾慧)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