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孝金波、周静圆)今年3月份以来,互联网上频频出现“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的信息。今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官网上辟谣称,此类信息均系假借国家乡村振兴局名义胡乱拼凑的不实信息,提醒社会各界切勿上当受骗。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称,根据2021年3月26日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衔接资金按照相关人群数量、结构及收入,政策因素和绩效等考核结果测算分配到省,由省按因素法分配到县,项目审批权限在县一级,由县级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统筹安排使用衔接资金。不需要向中央有关部门申报项目。
国家乡村振兴局提醒:请广大网友及时通过邮箱jubao@capd.gov.cn举报打着乡村振兴名义进行招摇撞骗、举办会议论坛误导投资的行为。我们收到网友举报线索后,将进行甄别取证,依法开展清理整治,并报送司法机关进行查处。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听信偏方捉壁虎入药触犯刑法
员工遭遇线上加班怎么办 北京三中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态的多样化和用工方式的革新,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受侵犯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特点。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新...签订股权购买协议后能否反悔?深圳南山法院:满足一定条件案涉协议可解除
本报记者 唐荣 李文茜 本报通讯员 付晓 本想入股好友公司,共同经营获益,没想到还未完成股权转让,公司就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