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 孙满桃)北京法院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数额最高达7056万元;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专利案件3514件……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227件,审结67075件,依法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新类型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
北京高院副院长任雪峰在会上介绍,目前,北京市三级法院先后成立8家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实现重点科技园区巡回审判和司法服务全覆盖。
任雪峰介绍说,北京法院在全国首例涉及确认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效力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首次阐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对权益主体和来源合法性的初步证据效力,为我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践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撑;在涉“巴曲酶注射液”全国首例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行政纠纷案中,首次对涉案反垄断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内容及附加限制性条件方案的评估方法等问题作出明确认定,为经营者集中申报人、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引;在涉使用“百度”商标直播带货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明确权利人有权选择诉讼的权利基础,并对其主张的驰名商标给予充分保护,进一步规范了自媒体平台用户直播带货行为。
“北京法院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理念,用足用好惩罚性赔偿制度。”任雪峰介绍,2024年共有46件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76.9%,判赔数额最高达7056万元,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为创新主体营造了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如在涉“泡泡玛特”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中,针对涉案四个美术作品不同权利使用费标准,对赔偿基数进行了差异化计算,并基于被告已被行政处罚且被起诉后仍持续侵权的主观恶意,最终作出500万元的高额赔偿判决。
[ 责编:刁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规范代理行为 维护行业秩序 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行动继续发力
核心阅读 为强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综合治理,健全监管体系,提升代理质量,有力支撑专利转化运用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