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 近年来,网络购物因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和丰富的优惠促销活动,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真假难辨、图文不符、售后缺失等花式“踩坑”问题,也让消费者有苦难言。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法官付丽娟就审理了一起因网购收到空包裹引发的纠纷案件。
案情简介
2021年,苏某通过某电商平台在某数码产品经营部购买了一部iPhone手机,该店铺于当日寄出了快递。三天后,快递显示被存放在菜鸟驿站,但苏某前往驿站取回快递后,明显感觉快递很轻,就及时联系了某数码产品经营部,并按照其要求发送了拆封视频和拆封前称重显示0.26KG的照片。但某数码产品经营部认为,快递已经签收超过四小时,责任在于苏某。后苏某多次向某数码产品经营部、某快递公司、某电商平台进行沟通维权,但均无果,遂诉至法院,要求某数码产品经营部与某快递公司共同赔偿手机款13749元及利息损失53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苏某提供的证据虽不能证明其损失是由某快递公司造成,但根据聊天记录、视频、照片等证据,形成了完成的证据链条,可以证明该快递确为空包裹。被告某数码产品经营部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其包装和邮寄手机时物品的真实情况。经多次调解无果后,依法判决被告某数码产品经营部承担原告损失赔偿责任,并驳回了原告其余诉讼请求。被告某数码产品经营部不服提起上诉,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王博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博士后。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汕头仲裁委仲裁员,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五十件典型案件(附全文)
4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第13230501号“三得利啤酒 新鲜直送 当日生产 冷藏配送及图”商标驳回复审案
申请人的主要理由:申请商标由“SUNTORY”、“三得利啤酒”、“Premiun”、“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图文要素组合而成。“SUNTORY”、 “三得利”是申请人商号及主打商标,其存在使得申请商标整体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可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申请商标中所含“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字样是基于客观事实而做出的如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