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社交群内向老板讨要工资,并发布聊天截图表示老板有“克扣工资”“性骚扰员工”情形。近日,湖南省岳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名誉权纠纷案,判决被告鲁某在“某行业群”社交群中连续一周发布道歉声明,并支付原告袁某精神抚慰金2000元。
袁某是某健身房股东,同时管理一家培训机构。2022年,鲁某任某健身房店长,当年九月、十月因疏于管理、未完成考核目标等原因被扣工资共计1900元,后鲁某从某健身房离职。2023年4月,鲁某到袁某管理的培训机构任职负责营销,因双方工作期间发生矛盾,鲁某提出辞职并要求结算工资和提成,袁某则表示财务结算需要一定周期,且因鲁某未完成工作目标,只能结算工资,不能结算提成。
5月6日晚,鲁某在网友人数为120余人的“某行业群”中向袁某讨要工资,同时将其与一名某健身房女员工及其与一名策划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截图发布在群内。与女员工聊天截图中谈到袁某的内容为“一个老板就性骚扰员工……”“开玩笑摸别人腿?”等。与策划公司工作人员的聊天截图中谈到袁某的内容为“你们那做活动最后袁总还没给结提成”。该截图被群内其他网友以“某健身房被爆老板性骚扰员工”传播出去。
另查明,5月9日,袁某管理的培训机构支付了鲁某全部应得工资,鲁某也接受了没有提成的事实。
法院审理后认为,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本案中,被告在有120余人的社交群中发布自己与他人的聊天截图,其中内容涉及原告有“克扣工资”“性骚扰员工”情形。关于“克扣工资”,虽然被告提供了证据证明其2022年在“某健身房”工作期间存在被罚款的情形,但原告仅是该单位的股东之一,即使存在扣工资也是单位行为,不能简单推定是原告个人克扣工资。被告在原告管理培训机构工作期间,培训机构已全部支付其工资。而被告在社交账号群中宣扬原告存在扣钱、结不到钱等内容,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关于“性骚扰员工”一事,被告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原告有“性骚扰员工”情形,却将未经核实的内容散布在人数众多的社交群中,客观上造成了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和社会形象贬损。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使原告遭受了精神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目前,该判决已生效。(陶琛 黄湘宜)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下一篇:让生态“破坏者”变“保护者”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五十件典型案件(附全文)
4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2021-20...第13230501号“三得利啤酒 新鲜直送 当日生产 冷藏配送及图”商标驳回复审案
申请人的主要理由:申请商标由“SUNTORY”、“三得利啤酒”、“Premiun”、“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图文要素组合而成。“SUNTORY”、 “三得利”是申请人商号及主打商标,其存在使得申请商标整体具备显著性和识别性,可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申请商标中所含“当日生产”、“新鲜直送”、“当日直送”等字样是基于客观事实而做出的如实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