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
□ 本报记者 鲍静 范天娇
安徽省黄山市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礼让、诚信之风自古盛行。近年来,黄山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充分挖掘徽州文化的善治等优秀因子,创新推出“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创建具有黄山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品牌,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避免矛盾激化升级
试点工作中,黄山市将“退”的理念寓于德治教育中,引导以“谦谦之风”祛“好斗之气”,避免逞强好胜、意气用事,减少矛盾纠纷,建立民转刑案件预警分析系统,把有个人极端倾向的线索及时推送至各乡镇综治中心和派出所,有针对性地对当事人开展“作退一步想”思想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升级。
将“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融入家规家训、村规民约,组织“邻里守望”暖心帮扶活动,倡导谦和礼让、互尊互敬的亲邻相处之道,做到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据了解,黄山市客栈联盟、民宿协会等行业把“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列入行业章程,出台《诚信经营优质服务规范》等规定,倡导重义轻利、诚信经营。目前,全市59处A级以上旅游景区涉旅游矛盾纠纷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大大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矛盾纠纷更易化解
试点工作中,黄山市聚焦诉求多元、纠纷难解的困境,将“退”的精髓融入调解工作中,在基层实践中成功化解大量矛盾纠纷。
首先,让“退”回归理性,从“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中提炼“听、理、借、劝、退、和”六字调解法,发动基层干部乡贤“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人员,通过细听陈述、厘清症结、借古喻今、悉心规劝、各退一步、握手言和让当事人回归理性、解决问题。
其次,靠“退”寻求共赢,运用“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相关典故引导当事人“谦和礼让、互惠共赢”,既化解了矛盾纠纷,又增进了双方情谊,让“冤家”重归于好成为常态。例如黄山市歙县某村村民凌某与于某本是多年好友,却因两家宅基地问题发生矛盾,引发肢体冲突。为了防止矛盾再次激化升级,村干部以“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最终两人握手言和,矛盾得以解决。
黄山市还将“退”变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黟县西递村胡文照故居打造“作退一步想”特色调解工作室,悬挂劝诫自律、谦和、礼让的楹联、牌匾,调解成功者拼合欢桌、饮和气茶,展现徽州人崇德向善道德追求。目前,全市745个村已统一建设标准化“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
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试点工作中,黄山市聚焦信访、仲裁、诉讼过程中,案件办结但心结难解的问题,将“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运用到解人心结问题上,既调解“当下争”,更促“持久和”。
在黄山市信访接待窗口,“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帮助上访者厘清诉求讲清政策,尽心尽力为上访者答疑解惑,彻底解开心结,促成和解;仲裁庭与“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室紧密联动,特别是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等为重点引入“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目前,全市仲裁案件调解成功率达79.17%。
同时,黄山市将“退”融入司法调解,实行法官、律师、调解员“组团”跟进,“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向法庭调解、审判、执行等环节延伸,向诉源治理、民转刑预防等领域拓展。据统计,全市法院调解撤案率达93.24%。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黑名单制度助力构建诚信诉讼环境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