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买1件”,真优惠还是存套路?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唐姝)“9.9元一件连衣裙,是真的吗?”今天,浙江宁波的袁女士对记者表示,8月3日,她在某电商平台上购物时,结算页面出现了“顺手买1件”的促销商品,一件连衣裙仅售9.9元。半信半疑的她决定下单试一试。然而,8月7日,袁女士发现,商品被寄到了另一个地址并显示已签收,联系平台客服才得知自己遭遇了店家虚假发货。
袁女士发来的截图显示,“顺手买1件”推荐的商品,只能看到店铺名称、商品名称、价格、尺码和一张商品缩略图,其他如材料、评价等信息均无法显示。
“买完后,从我的订单里或者搜索该商品才能点击查看产品详情,但当初买的时候看不到。”袁女士表示,商家发货后,她发现商品链接不见了,商家的货品全部清空了,商家也联系不上。袁女士选择通过客服维权。
记者了解到,“顺手买1件”是多个电商平台推出的营销新模式,当消费者订单总额达到活动门槛后,便可在下单页勾选1件包邮商品进行超值换购。业内人士表示,该方式可帮助商家推广新品增复购、清理尾货、派送小样、提升客单价,对于新店铺来说,更是可以提升流量和转化率。
有消费者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表示“顺手买1件”很划算。然而,只有在付款后才能点击查看商品详情,也导致不少消费者付款后遇到虚假发货、商品质量差、退换难等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表示,商品标题和宣传图中表明商品数量为6件,实际收货3件,“商家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还有消费者表示,顺手买的东西价钱和原价一样,但是品质差异明显。
记者在多家平台实测发现,有的“顺手买1件”商品为同一家店铺,有的则为跨店铺引流。记者随机选购了两个跨店铺“顺手买1件”商品,付款后点击详情发现,其中一件商品销量不高,评价只有个位数,而另一件商品的评价则出现“假得离谱”“太坑”等评价。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所售商品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等有关情况。“顺手买1件”商品在消费者购买前并未展示商品的详细介绍及评价,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要求对这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处理。
(工人日报 唐姝)
[ 责编:孙满桃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