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追究。工作生活当中,有一些小细节,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失泄密风险,造成严重后果。今天,国家安全机关准备了一份日常保密注意事项清单,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共同筑牢保密的钢铁城墙。
涉密文件
1.不将涉密文件、资料随意堆放在办公桌上,用后及时将其放到符合保密等级的保密柜中。
2.不将涉密文件、资料带离办公场所。
3.阅读或使用完涉密文件、资料后不私自留存。
4.不私自复印、摘抄、扫描或翻拍涉密文件、资料。
5.不通过普通邮寄的方式寄递涉密文件、资料。
6.不随意将存有涉密文件的U盘或移动硬盘交由他人使用。
7.不在互联网网盘、云盘中存储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
涉密计算机
1.不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
2.不随意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从互联网下载的软件。
3.不擅自卸载涉密计算机上的安全软件。
4.不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
5.不在涉密计算机和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移动硬盘。
6.不点击陌生账号发来的电子邮件和链接。
7.不设置基于姓名、生日、身份证号等简单且指向性强的密码。
生活中的手机
1.不用手机发送国家秘密事项或涉密信息。
2.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3.不连接没有加密防护的WIFI网络。
4.不过于详细记录联系人的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
5.不将手机连接涉密计算机。
6.不轻易在敏感地点附近打开手机的定位功能。
7.不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
生活中的朋友圈
1.不与朋友、同学、家人等谈论涉密事项。
2.不将无关人员带入涉密场所。
3.不携带密件等涉密物品参观、游览、探亲访友或出入公共场所。
4.在社会交往中洁身自好,在重要敏感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要暗示自己的“特殊身份”,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诱、胁迫导致泄密。
5.不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谈论涉密事项。
[ 责编:余晓妍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上一篇:监督故事 | 到账的税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多部门推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 精准介入压实“甩手”家长监护责任
本报记者 董凡超 2022年11月10日,17岁的小强(化名)在学校计算机教室内盗走他人价值5800余元的手机一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市场监管总局通报5起典型案例 上半年查办食品违法案件超18万件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题:市场监管总局通报5起典型案例上半年查办食品违法案件超18万件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市场监管总局29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