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0月23日电 (记者周科、陈宇轩)近期,深圳市发生多起针对学生群体的共享屏幕诈骗案件。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能力。
这些案件受害人基本是中学生,年龄12岁至18岁,起因都是在网络上进行购买或销售行为遭遇诈骗。
警方揭秘共享屏幕诈骗手法“三步曲”:一是伪装身份,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骗取受害者的信任。二是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如Zoom、Teams、腾讯会议、QQ、钉钉等。这些软件通常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下载,但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诱导受害者下载。三是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警方提醒,正规机构或平台通常不会通过屏幕共享的方式核实信息或解决问题,如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或开启共享屏幕功能时,应坚决拒绝。在购买商品或进行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知名的平台或渠道,并坚持在平台内完成交易,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线下交易请求。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向相关平台举报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 责编:刁慈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写在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之际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齐扎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齐扎拉严...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刘硕、刘梓漪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