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的搜索结果,共3859条

加大“红色草原”保护利用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 朱宁宁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发源地、历史见证地。茫...

确保党员干部退休后“余热”用在正道上

本报记者 陈磊2024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根据其中的新增规定,党员领导干部...

有力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蒲晓磊2023年,水利部共承办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342件,其中牵头办理168件、协办132件、参阅42件。这些建议聚焦...

警民携手共同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 关注·中国人民警察节□ 本报记者 蔡长春 杜洋“这是分内的事”“是很平常的事”,面对媒体,岩实和战友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云...

完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慈善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 蒲晓磊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法律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党的二十...

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本报记者 赵晨熙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粮食安全保障法,法律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党中央高...

备案审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作用日益彰显

本报记者 朱宁宁岁末年初,很多民众都感受到了备案审查带来的“温暖”。对涉罪人员近亲属进行“连坐”限制被喊停、地方全面禁放烟花爆...

世界将听到更多“金砖声音”

本报记者 吴琼自今年1月1日起,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也从5个增加到10个。金砖...

连休37天事假后,他被开除了

  连休37天事假后,他被开除了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审批事假应审慎合理  本报记者 赖志凯  阅读提示  因家中变故,劳动者连续请...

硬核“警察蓝”守护绿水青山
硬核“警察蓝”守护绿水青山

□ 平安特稿□ 本报记者 张晨冬日里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山水之间峰丛林立。这里“山水林田湖草”要素一应俱全,自然生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