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与调解的区别主要在于法律效力不同。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而调解不是终局的,一方当事人拒收调解书,该调解书就不发生法律效力。
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裁决,而被申请人也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要求。被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要求,必须提供确切的充分的证据,证明仲裁裁决违法。同时,执行人员发现仲裁裁决有不予执行事项,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池泽梅)“谢谢法官!”“拿到钱,整个人都安心了!”“给法院点赞!”日前,申请执行人30多名员工一收到银行转账通...
某电路公司欠信丰县某化工公司货款,经信丰法院调解后未按期履行。1月11日,承办法官接到申请执行人电话举报后,立即前往龙南市找到被执行人,经过执行干警耐心地释法说理,双方本着互让互谅的原则,被执行人当场履行18.01万元,申请执行人同意放弃剩余案款,自此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该案圆满执结。
【资政场】 作者: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
“感谢法院及时帮我们把工资执行到位,这下可以过个好年了。”春节前夕,在山东省成武县人民法院,38名领到工资款的农民工即使戴着口罩,也...
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房车钱款“无处找寻”,跨域执行“往返劳顿”,打击拒执“程序受阻”,审执协调“壁垒重重”,执行管理“上下不齐”……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执行难”,难在千头万绪,难在案件办理流程节点繁多,执行法官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即便如此,执行工作仍然难免挂一漏万。对于执行工作的这一困境如何破解?四川法院在过去持续深挖执行队伍潜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技术要生产力,加强执行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2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传达学习中央书记处指示精神,总结2022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廉颖婷记者2月8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自2022年11月...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办理申请执行监督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针对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