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唐荣 见习记者李文茜 通讯员张建国同一原告短期内接连起诉民间借款纠纷类案8件,标的总金额达1700万元,背后还牵扯到一...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红旗 通讯员胡庆标近日,由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王某等人集资诈骗案一审宣判,8名被告人全部...
□ 权威发布本报北京1月5日讯 记者蔡岩红 记者今天从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上获悉,2022年,应急管理系统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
□ 法治时评□ 马树娟“霸王条款”如何破解、消费欺诈如何严惩、就业歧视怎么防治……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稳定就业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过错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用人失察、对其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不力,属于单位具有明显过错的具体表现。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 记者张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检察履职如何进一步找准服...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二新华社记者潘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也将目光投向养老领域。 侵占诈骗养老钱 上任一个多月携款潜...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判断有关标志是否构成具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情形时,应当考虑该标志或者其构成要素是否可能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如果某标志具有宗教含义,则无论相关公众是否能够普遍认知、该标志是否已经使用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即通常可以认为该标志的注册有害于宗教感情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因时因势优化抗疫措施,始终掌握抗疫主动新华社记者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