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选择性罪名。编造恐怖信息以后向特定对象散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恐怖信息以后向不特定对象散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对于实施数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行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应当将其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今年5月1日开始实...
本报讯 记者周芬棉 为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近日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
□ 陶然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然而,近年来,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等侵犯人身权利的案件呈多...
□ 权威发布本报讯 记者朱宁宁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启动实施。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例行发...
11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司长张鹏表示,将加快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进程,尽早完成...
深圳新兴领域的突破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将于8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
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是为了避免债务人重复履行、错误履行债务或加重履行债务的负担。债权人以登报的形式通知债务人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只要债权人实施了有效的通知行为,债权转让就应对债务人发生法律效力。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 张丽娥 通讯员 钟桢)近期,竟还有人把马路当舞台,极尽手段,用“生命”去演戏,以制造交通事故方式实施“碰瓷”...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白阳)法律援助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日前,司法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