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胡璐)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的湿地保护法草案,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力度,拟明确禁止在泥炭沼泽湿地开采泥炭。
专家表示,作为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单位面积碳储量在各类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高,在调节区域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保护泥炭沼泽,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
考虑到泥炭沼泽湿地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要和特殊,草案三审稿明确禁止在泥炭沼泽湿地开采泥炭,并加大对开采泥炭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进一步明确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鉴于此,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湿地保护制度,健全湿地保护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机制,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和永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为了推动承担湿地保护职责的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建立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
高级合伙人 王博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合同纠纷,经济纠纷,医疗纠纷,房产纠纷,公司风控,企业顾问等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副局长、民革江汉区工委副主委等。现任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香港律师会登记备案律师、香港张嘉伟律师事务所中国法首席顾问,多地仲裁员。兼任:武汉大学研究员、研究生校外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商标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佛山市知识产权侵权检验鉴定专家库专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 擅长: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合同纠纷、公司事务等民商事业务争端解决及刑事辩护,尤其擅长各类刑民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的诉讼业务,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经验。